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英语词汇研究与教学设计

作者

任家盼

济南市明星小学

1. 英语学科教学

英语教学涉及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多学科理论。根据 2017 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对跨文化交流意义重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基本要素,词汇掌握贯穿语言学习全过程。

2. 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乔治・W・威尔金斯曾指出:“没有语法,人们能表达的信息有限;但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信息。”Service & Kohonen(1993)对 160 名芬兰学生的研究显示,英语成绩与词汇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达 0.86,可见词汇掌握程度与外语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同登山的脚步、海洋的水滴。正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词汇、句子、篇章是点、线、面的关系,无论听、说、读、写何种课型,学生都需一定词汇量才能推进学习。

3. 词汇学习策略与教学研究

由上可知,要学好英语、取得良好成绩,学好词汇、掌握一定词汇量是必要前提,换言之,学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3.1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3.1.1 分类组织策略

将新学单词纳入原有分类框架,如将“apple”归为“水果类”,便于快速回忆。

3.1.2 同化学习策略

借助已有认知结构记忆新词,如用“out”推测“outgoing”意为“友好开朗的”。这也运用了下文将提及的英语单词词根构词法。

3.1.3 关键词策略

利用发音相似的母语词记忆,如用“不拿拿”记“banana”。

3.1.4 拼读策略

按发音规律拆分单词记忆,如将“communication”分成多个音节。若单纯死记硬背 12 个字母,难度较大;但根据拼读规则将其分为“com-mu-ni-ca-tion”五个音节记忆,便会容易得多,因为五个音节符合短时记忆组块假设中“7±2”的范围。

3.2 词汇教学研究

Evelyn Hatch 与 Cherryl Brown 在《词汇语义学与语言教育》第 16 章中介绍了词汇教学,将其分为计划内词汇教学与计划外词汇教学,重点探讨计划内教学,并提出两项评判标准:按时间评判和按所学内容评判。书中还讨论了两种常见词汇学习方法:运用词汇和按语义场分类单词。以下详细阐述国内外语言学家提出的五种词汇教学方法。

3.2.1 听说法

听说法始于二战时期的美国,20 世纪 50-60 年代在全球影响广泛。其词汇教学主要通过机械模仿、重复和记忆进行。

3.2.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 H.E. Palmer 等人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研究的外语教学法。语言学家在继承直接法传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系统科学研究,形成了更丰富完整的外语教学体系。该方法中,词汇教学通过语境理解词义,而非借助母语解释。

3.2.3 认知法

认知法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心理学影响下提出,旨在解决听说法暴露的问题。它以基础科学理论为依据,肯定并发展了语法翻译法的基本主张。

3.2.4 五步法

五步法又称五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师引导,突出“学以致⽤”过程。该模式能保障学生知识的习得与保持,促进技能和智力发展,具体包括:复习、导入、操练、练习、巩固五个步骤。

3.2.5 词汇 - 语法 - 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预习和自学为基础,集中记忆单词,较早学习语法,同步开展阅读,旨在打破以语法为纲、边教语法边学词汇的模式,建立词汇 - 语法 - 阅读的内在联系。

4. 英语词素构词法研究

英语构词法是形态学研究的范畴之一,研究单词的内部结构。掌握构词法对英语学习者掌握词汇和记忆单词大有裨益。近年来,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催生了大量新事物,英语单词也与时俱进,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词的出现既引发关注与兴趣,也给单词记忆带来困扰。因此,语言学家对英语单词开展大量研究,以期找到有效记忆方法,其中基于英语词根的记词法广受关注。人们逐渐发现,英语单词中存在许多类似汉字“偏旁部首”的“词根词缀”,了解它们可推测单词含义(虽非 100% 准确,但能大致猜测),这大幅提升了英语学习者对单词的“见词知义”能力。以下结合具体词汇阐述。

4.1 从具体单词解析词素

“exclude(”名词 exclusion ;形容词 exclusive)中“,ex-”表示“向外”,“clud”意为“关闭”,词素含义为“关在外面”,引申为“排斥、不包括”“独有的”“独家新闻”等义。

“debate”(名词 debating)中,“de-”表示“向下、离开、反对”等消极方向,“bat”源于“batre”(击打),词素体现“辩论中相互反驳”,引申为“辩论”。

“anticipate”(形容词 anticipatory)中,“anti-”表示“反对、相反”,“cip”源于“capere”(拿、抓住),词素意为“提前抓住事物发展结果”,引申为“预期、预料”。

5. 英语词素构词法课堂设计

构词法教学涉及中考的词性转换和阅读理解,掌握基本构词规则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的词性和形态,破解生词含义、理解文章内容。本节课聚焦三种主要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转换法,重点与难点为派生法教学。

5.1 具体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材中出现大量合成词、派生词、转换词,本节课总结这三种构词法的含义与基本规则,使学生系统掌握构词规则,学会根据需要使用正确词性和形态,并运用构词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任务前准备、任务中实施、任务后活动三个环节。

·任 务 前 准 备: 展 示 中 考 阅 读 中 含 合 成 词“take-out”、 派 生 词“transition”、转换词“interview”的片段,引出三种主要构词法。

·任务中实施:

·合成法:让学生了解合成词的概念与基本结构,给出句子让学生猜测合成词含义;提供两组词根,让部分学生组合成合成词,其他学生猜测含义。

·派生法:让学生理解派生词概念,结合日常词汇积累,列出与给定含义或词性对应的词缀并整理总结;开展相关练习(派生法小测:选一词说出符合要求的派生词;词汇树:给定一词,说出尽可能多的相关词;填空:用单词适当形式填空)。

·转换法:让学生理解转换词概念,给出几组含同一单词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该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任务后活动:运用本节课所学构词法知识完成相应阅读练习。

·课后复习巩固:在给定文章中各找出至少一个合成词、派生词、转换词,解释含义并造句。

6.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英语词汇研究与教学的视角:首先阐明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与必由之路,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学习成效;接着介绍词汇学习中的典型策略(分类组织、同化学习、关键词、拼写策略);阐述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五种词汇教学方法;探讨英语词素构词法并结合具体词汇说明;最后基于词素构词法设计课堂教学,从实践角度帮助学生掌握构词奥秘,更高效地学习词汇。

参考文献:

[1] 张法春,肖德法。英语词素构词的体验性认知研究 [J]. 外国语文,2009(4):36-41.

[2] 王寅。认知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 [J]. 外国语,2006(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