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妊娠母牛流产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分析

作者

徐春美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226111

引言

妊娠母牛流产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问题,不仅影响养殖效益,还可能危害母牛健康。因此,明确流产原因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对保障奶牛繁殖效率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妊娠母牛流产的原因

1.1 疾病因素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奶牛对此较为敏感。感染后,病原体通常会在妊娠5 至8 个月后侵袭母牛子宫,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流产。除布鲁氏菌外,其他可能引发流产的病原体包括:李氏杆菌、差异脲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流产亲衣原体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破坏胎盘屏障或直接感染胎儿导致妊娠中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可能引发胚胎早期死亡或胎儿发育异常;妊娠中后期可能因真菌感染引发流产,但需注意烟曲霉等致病真菌的感染多与环境卫生恶化相关,而非特定妊娠阶段的高发。

1.2 遗传因素

尽管由遗传缺陷引发的流产在整体流产案例中占比相对较低,但这一因素仍需引起重视,无论是单基因缺陷、多基因异常,还是染色体异常等遗传问题,都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妊娠中断,使其无法继续存活 , 因此,在选种选配过程中需严格开展系谱筛查,避免近亲交配,通过科学筛选降低遗传缺陷的发生概率。

1.3 营养因素

饲料营养配比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母牛妊娠稳定性,若配方设计不合理,可能成为流产的潜在诱因。当母牛日常摄入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时母体与胎儿无法获得维持正常发育的必需养分,会显著增加妊娠中断的风险,除微量营养成分失衡外,妊娠期蛋白质长期不足会削弱母体免疫力和胎儿营养供给,而过量补充可能干扰母体代谢平衡,增加酮病风险,间接威胁妊娠。若饲料存在质量问题,其中含有的毒素会直接损伤母体器官功能,或通过胎盘干扰胎儿发育,进一步加剧流产风险。

1.4 应激因素

母牛妊娠期的应激反应是诱发流产的重要潜在诱因,其来源涵盖环境、管理及人为操作等多个方面:环境温度剧烈变化是常见的环境应激源 , 夏季持续高温会导致母牛体温调节失衡,生殖系统内环境温度随之升高,不仅干扰胚胎正常发育,还会降低母牛免疫力;饲养管理不当会加剧应激风险,高密度饲养易引发母牛间碰撞、摔倒等机械性损伤,其中腹部撞击可能导致胎盘早剥或胎儿死亡。转群、运输等操作中,母牛因环境突变产生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可持续48 小时,干扰胚胎着床稳定性;人为操作与药物使用需严格规范 , 疫苗接种方面,妊娠早期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胚胎发育,而过量催产素可能引发子宫强直性收缩。

2 妊娠母牛流产防控措施

2.1 合理用药

妊娠母牛的用药安全直接关系到母体健康与胎儿存活,需严格遵循科学规范。首先,用药前应认真查阅药物使用说明,并主动咨询兽医专业意见,坚决杜绝使用明确标注禁忌或可能危害妊娠的药物,若母牛在妊娠期患病需要治疗,需优先考虑对胎儿安全性高、影响较小的品种,避免因药物通过胎盘屏障干扰胚胎发育。同时,需精准把控用药剂量与疗程时长,剂量不足可能无法控制病情,反而延长治疗周期增加风险,过量或过长时间用药则可能直接损伤胎儿或引发母体代谢紊乱。

2.2 日常管理

温度调控是关键:夏季需加强牛舍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高温引发母体体温异常;冬季则要保障饮水温度,优先提供温水供母牛饮用,减少冷应激对机体的刺激。尽量避免粗暴驱赶、殴打等行为,防止母牛因恐惧或疼痛产生强烈应激,同时控制牛舍内噪音水平,减少嘈杂环境对妊娠母牛情绪的干扰,维持其心理稳定。妊娠期间应尽量减少转群次数,若因生产需要必须转群,建议在妊娠 90天后进行,并采用集中饲养的方式,避免分散管理导致的额外应激,同时需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引发的碰撞或挤压。若需进行长途运输,应在运输前 48h 注射黄体酮等保胎药物,增强母体对应激的耐受力,运输过程中注意观察母牛状态,避免急刹车、剧烈颠簸等可能诱发流产的情况。

2.3 加强疾病防控

首先,建立常态化的疫病监测机制至关重要。定期开展牛群疫病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病例,一旦确诊阳性牛,需立即隔离饲养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防止疾病在牛群中扩散,减少因群体感染引发的妊娠风险。其次,需重点关注母牛生殖系统的健康状态,子宫内膜炎、胎盘异常等生殖系统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健康威胁,不仅会直接影响胚胎着床与发育,还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受损、胎儿营养供给不足,进而诱发流产。因此,日常管理中需加强这类疾病的预防,并通过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母牛生殖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4 优化饲养管理

营养供给需精准平衡,严格遵循奶牛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调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比例,避免因营养失衡影响胚胎发育。日常饲料应以优质青干草、青贮料为基础日粮,搭配适量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补充营养,同时严禁使用霉变、劣质或含激素、农药残留的劣质饲料,从源头保障饲草料安全。保持牛舍环境整洁,定期清理粪污,减少细菌滋生的温床,同时注重母牛腹部及生殖道周围的清洁护理,降低阴道炎、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为胚胎着床和发育创造健康的体内环境。

2.5 加强防疫

做好牛群防疫工作是阻断疫病传播、保障妊娠母牛健康的关键环节,需从生物安全基础管理到日常防控措施全面落实。首先,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场区出入管理、人员车辆消毒等基础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外部疫病传入风险。引进前必须完成疫病检测与健康鉴定,确认无传染病携带方可入场从源头杜绝带病牛进入养殖区域,避免新疫源的输入。

2.6 做好妊检工作

对配种后的母牛进行妊娠诊断时需特别关注妊娠早期的操作细节,开展妊检时需保持动作轻柔、操作精准,通过规范的技术手段完成检查,最大限度降低对胚胎的潜在损伤,保障妊娠的稳定维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妊娠母牛流产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还需结合新技术进一步提升防控水平,为母牛的健康繁殖提供更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兴华 . 四川广元市妊娠母牛流产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4,44(34):104-105.

[2] 马淑娟 . 妊娠母牛流产原因分析与防控 [J]. 中国畜牧业 ,2024(13):87-88.

[3] 王立伟 , 高洪山 . 妊娠母牛流产原因分析与防控 [J]. 中国动物保健 ,2024,26(05):81-82.

[4] 张国庆 , 杨铭 , 赫海龙 , 等 . 妊娠母牛流产原因分析与防控 [J]. 现代农业科技 ,2023(08):173-176.

[5] 闫海燕 , 王海霞 . 妊娠母牛胚胎早期死亡或流产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J]. 饲料博览 ,2019(06):67.

[6] 姚岚 . 误用肉桂导致妊娠母牛死胎流产的病例分析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37(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