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语文要素与生活实践的融合路径

作者

李燕燕

新疆霍城县江阴小学,835200

引言

语文教学历来被认为是一门学科的基石,然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怎样把语文元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任务群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从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和情景,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又能锻炼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任务,贴近生活引发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情景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述作文技巧时,可以让学生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校园等来展开,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应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又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实用价值[1]。

例如,在《丁香结》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就自己与家长、长者的感情关系进行探讨。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回想他们和父母、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或者一件东西能带给他们很深的感情。接着,让学生去想,“丁香结”等小物品在他们的生命中能否找到一个相似的象征,或是一种情绪在他们的生命中会不会有同样的体现。通过这种带着感情的投入,既可以加深对《丁香结》的认识,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与文本的关联,从而在阅读时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比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又可以加深对人物感情的了解,同时又能感受到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整合跨学科内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将其它科目的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语文和其它领域的知识。比如,将科学、历史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导入语文课,让学生通过综合任务群进行探究与分析,发展跨学科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的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

例如,在《白鹅》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有关白鹅的生活习性、社交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参考一些有关白雁的信息,并对它们的迁徙路线、喂食方式以及它们的生存条件等进行研究。由这种延伸,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课文中的“白鹅”意象,也可以学习动物学的基本常识,增进跨领域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从美术的视角,用绘画、手工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于《白鹅》的认识。例如,学生们可以根据课文《白鹅》的内容,自己动手做一件与白鹅有关的手工作品,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训练他们的实践技能,又可以用美术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感悟,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

三、设计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参加社区调查、实地报告、参加志愿服务等,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使用和表现,如与长者交谈、访谈、整理、书写问卷等方式,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可以学习到语文的运用,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

例如,在《桂花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开始就把有关桂花的知识导入到课堂上,然后把它的生长环境、开花时间以及它在生活中的用途,比如在食物和文化方面的含义,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和桂花的故事,或者说说自己对桂花的了解。通过对话,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在野外进行采桂活动。在桂花树开花的时节,请学生们到学校或附近的园林里,亲身体会采桂的全过程。在采集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桂花的生长特性,问他们怎样判断桂花的香气,怎样判断适合的品种,并指导他们了解一些有关桂花类的名著和诗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又可以增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此外,在课后,教师还可以把学生们带回教室,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做一些吃的,比如,用这些东西来做一些和桂花有关的生活技巧。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一起探讨,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桂花文化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最后,学生们可以在班上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做的食物,讲一些与桂有关的小故事,既提高了他们的口语水平,又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四、鼓励自主合作,激发集体智慧提升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独立、分组、协作、交流、交流。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可以从团体中得到新的见解与启发,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与语文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 [3]。

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内容和感情。各组之间可以进行分工,一组对文章的描述技巧进行分析,一组对文中的情绪含义进行提炼,一组进行联想和扩展,指导学生们把“童年的水墨画”这一形象与现实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协作学习中,既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又可以在协作中启发群体的智慧,提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儿时的回忆,写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画,或者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把语文艺术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可以在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此来加强对文本的认识和对人生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以学习任务群为指导,将语文元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语文表达、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深入贯彻任务群的思想,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使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成效得到充分提高。

参考文献:

[1] 顾亚良 . 小学单元语文要素指引下的综合性作业设计 [J]. 知识文库 ,2025,41(04):24-27.

[2] 赵 聪 . 语 文 要 素“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 的 教 学 落 实 [J]. 语 文 世界 ,2024,(30):72-73.

[3] 辛晶. 小学语文要素落实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大理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