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实践研究

作者

张婷

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慢慢开始受到关注 , 这种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以项目当作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与这一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给教学活动提供反馈,推动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所以深入探究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具备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的教学评价,可以助力学生在多个维度达成全面性的发展。在知识维度,它可促使学生冲破学科之间的屏障,达成音乐和语文、数学、科学等各类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 [1]。如在节奏学习中理解数学的分数概念,在音乐创作中运用文学素材提升文学素养。在能力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当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去思索问题,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与此同时集体性质的项目活动可以推动学生学会开展沟通、进行协调并互相帮助。在情感上,具备情感渗透性的音乐与跨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表达得到更为深入地提升,培养其审美方面的情趣以及对文化的理解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推动教育改革和课程优化

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是推动教育革新与课程完善的关键力量,它为教育革新给予了实践方面的反馈,助力教育工作者了解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察觉到现存的状况与欠缺之处,进而对教育的策略和途径予以调整。在课程完善这一领域,评价的结果可以体现出课程内容的适宜程度、教学方式的有效状况以及学科融合所达到的水平。借助对评价数据加以剖析,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课程开展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改善。

二、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当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同伴相互评价都涵盖在内。专业且全面的教师评价,可以从音乐技能、学科交融等维度予以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可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如回顾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剖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伴相互评价可以推动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把这三方的评价综合起来评价,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亲亲红领巾》时,在教师评价这一方面,当学生完成歌曲演唱之后,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音准以及节奏方面所具备的优点。如“节奏把控十分精准,把歌曲那欢快的韵味都给唱出来啦”,同时也给出提升方面的建议,如“在情感的抒发上可以再更加投入一些”。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唱歌的音量较大,然而有一句歌词没有唱正确。在同伴互相评价中,一名学生向另一名学生说:“你跳舞动作很可爱,要是能和唱歌节奏更合拍就更好啦。”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表现,不断进步。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小学音乐开展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全方位、第一时间地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进步态势。在项目推进过程当中,教师可借助对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团队协作的能力、应对并化解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观察,进而给出及时性的反馈与指引[2]。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跨学科的音乐项目,创作一首与悄悄话相关联的歌曲。这个项目可以把音乐学科、语文学科以及美术学科融合起来。在项目开启的初始阶段,要关注学生参与到歌词创作讨论中的积极程度,部分学生也许思维相当活跃,可以提出一堆有意思的想法,此时教师需及时给予肯定。到了旋律创作的环节,要留心学生之间的合作状况,有的小组分工十分清晰,有的则可能冒出矛盾。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并解决问题。当进行美术插画创作以配合歌曲时,看学生解决绘画难题的能力。像有的学生不会画特定场景,教师给予绘画技巧指导。过程中不断反馈,让学生明确方向,获得成长。

(三)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多种类型的评价手段涵盖了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以及档案袋评价等。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的现场演奏、表演等形式,直观判断其艺术表现能力;作品评价针对学生的音乐创作、自制乐器等成果,评估其创意实践和审美感知水平;档案袋评价收集学生在项目中的各类作品、反思记录等,呈现学生的学习历程。综合运用这些方式,可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时,教师可以全面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表现性评价时,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歌曲演唱的表演活动,部分小组借助轻快活泼的节奏、宛如天籁般甜美的歌声,生动地展现出了田野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通过在现场进行细致观察,便可以直接且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于音准的把握、节奏的掌控以及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在作品评价的阶段,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依据这首歌曲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或者自行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进行伴奏。有的学生画的田野色彩斑斓,自制的沙锤节奏感十足,从中能评估其创意与审美。档案袋评价则收集学生创作的乐谱草稿、表演照片和反思小短文等,完整呈现他们在学习这首歌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结语

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的教学评价,对于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推动教育改革和课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如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贯穿于教学评价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等策略,可以让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更趋完善,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未来,仍需持续地开展探索并且对教学评价方法予以完善,从而契合教育朝着良好态势发展所产生的具体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洪姐 . 小学音乐教育中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新课程 ,2024,(31):167-170.

[2] 白雪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J]. 琴童 ,2023,(0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