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

朱绵泰

身份证号码:46002719950327131X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防渗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防渗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贯穿于材料研发、施工工艺优化等各个环节。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防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防渗漏效果;在选材方面,采用高性能防水材料,为防渗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升施工质量

在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材料质量,因此必须提高对建筑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水平。通过选择优质、安全和环保型的建材原材料,加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及工作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注意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发生;以及严格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等问题,从而有效保证房屋建筑防渗漏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2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建筑物的防水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渗漏不仅会造成室内潮湿发霉,影响居住体验,还可能引起墙体渗漏、结构损伤,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采用防渗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地下水等对建筑物结构的腐蚀,保证室内空间的干燥与安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 优化建筑室内居住体验

在使用防渗漏施工技术时,施工团队可选择合适的保温与防潮措施,将房屋建筑内部环境的温湿度参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内部湿气,从而防止滋生有害的病毒细菌或腐烂发霉。同时防渗漏施工时,通过加强房屋内部各区域构造、布局的优化设计,可以确保各区域的功用价值、使用性能获得充分发挥,更加满足使用需求,最终营造健康与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居住体验获得优化。

2 房建工程防渗漏问题分析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房屋建筑质量和使用年限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防渗漏施工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设计缺陷是造成漏水的一个原因。在设计阶段,可能会因防水设计不科学、不合理,而为渗漏埋下隐患。如对建筑物所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结构特点等因素考虑不充分,外墙开窗位置不合理,排水系统设计不当等均可能造成容易出现渗漏问题。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是造成建筑物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要求不严格,如防水材料铺设未形成连续密实防水层、防水接缝处处理不合格、预埋件防水处理不到位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此外,施工过程中下道工序对已施工的防水层的破坏或污染也是导致建筑物发生渗漏的原因之一。另外,材料选择的不当也是造成渗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防渗漏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千差万别,选用抗渗性能不佳或者耐久性差的材料,又或是在施工中使用劣质的防水产品,都会对防水系统整体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增加渗漏发生的可能性。针对上述问题,现普遍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力求减少渗漏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包括选材、检测,优化施工流程,加强施工人员的作业培训,强化质量监控。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运用要点

3.1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要点

屋面防水防渗的设计要考虑屋面排水坡度,一般建议坡度不小于 2% ,并辅以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确保雨水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防水层造成长期压力。针对不同屋面类型和气候条件,应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平屋面,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于坡屋面,建议使用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需注意卷材的搭接和密封,防止出现渗漏。施工前应将屋面基层清理干净,修补裂缝和孔洞,必要时进行找平处理,确保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结合。涂刷或铺贴防水材料时,严格控制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薄弱环节,并注意与各种屋面构件(如女儿墙、烟囱等)的连接处密封处理,通常采用密封胶或防水卷材进行搭接封盖,确保防水层的整体性。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闭水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24h,观察是否存在渗漏现象,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2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要点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墙面浮尘、松散砂浆等杂物,并对裂缝进行修补。常用的修补方法包括灌浆法,针对宽度小于 2mm 的裂缝,采用高压灌浆,压力控制在 0.51.0MPa ;对于宽度大于 2mm 的裂缝,则先凿除裂缝2 侧的松动混凝土,再进行灌浆,并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填充裂缝,以恢复墙体的完整性。防水涂层的厚度控制在 1.52.0mm ,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超过 1.0mm ,待前 1 层干燥后方可施工下 1 层,确保涂层充分固化。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高弹性密封胶进行填塞,宽度控制在 810mm ,并确保密封胶与窗框、墙体充分粘结,防止雨水渗透。对于管道穿墙处,则应预埋防水套管,套管长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和墙体厚度确定,并确保套管与管道、墙体之间无缝隙。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性能检测,如采用喷淋试验,持续喷淋时间不少于 1h,观察墙面是否有渗漏现象。

3.3 卫生间与厨房等潮湿区域

卫生间和厨房用水频繁,防水要求极高。一旦发生渗漏,不仅影响自身使用,还可能引发邻里矛盾。比如,卫生间地面渗漏会使地砖松动、空鼓;墙面渗漏导致瓷砖发霉;厨房水槽附近渗漏会损坏橱柜。由于卫生间和厨房等区域的空间狭窄、管道密集,设计若未合理规划防水节点,施工时会容易出错。另外,使用不适合潮湿环境的材料,如黏结力差、不耐水的材料,会导致防水层脱落。施工时,管道与楼板密封不严、防水涂料涂刷次数不够,都会导致渗漏。日常使用中,频繁的水冲击和化学物质侵蚀,会加速防水层损坏。长期使用后,防水层和管道老化,防水效果降低。所以,要注重细节,选用适配材料,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定期检查维护。

3.4 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地下室防渗漏工作涉及底板防水、侧墙防水和后浇带处理 3 个主要方面。底板防水通常采用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结构自防水性能,又提供弹性适应变形的能力。侧墙防水根据地下水位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防水等级和材料,可采用“外防外贴”或“外防内贴”的方式,关键是确保防水层与底板形成完整的密封体系。后浇带作为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处理时需设置止水钢板或膨胀止水条作为第一道防线,施工缝采用“U”形构造增加防水屏障,并使用高强度防水砂浆填充,同时增设双层防水层加强防护。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保证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未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防渗漏技术将向高效率、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优化设计、严格施工管理、提高材料性能,全面提升建筑防水品质,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 亚 辉 . 防 渗 漏 技 术 在 房 屋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应 用 [J]. 居业 ,2025(01):85-87.

[2] 郑国清 . 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11):1-3.

[3] 田爽 .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探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1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