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高磊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引言

近年来 , 建筑技术持续发展 , 房屋质量备受瞩目。防渗漏施工作为关键环节 , 其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建筑寿命和使用质量。因此 , 深入探讨防渗漏技术的核心要点 , 明确施工中的重点事项 , 对于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品质、确保建筑长期稳定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防渗漏施工技术

1.1 屋面防渗

屋面防渗首先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前要充分清理模板,清除表面残留杂物、灰尘,保证模板的光滑洁净,以免对混凝土成型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在连接处做好凿毛处理,确保骨料清晰露出,增加连接部位的粗糙度,提升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浇筑时应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标号、配比以及坍落度等性能指标,确保完全契合设计要求。整个浇筑过程要保证连续性,尽量避免出现中断情况,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等质量问题,同时做好振捣操作和后续养护。施工作业时,应按照设计方案中的排水斜度从低向高逐步推进,并根据设计要求铺设质量达标的防水材料,尤其是在平面相交的位置,建议采用倒圆角的工艺展开施工,提升衔接处的紧密程度,避免因衔接不紧密而导致的渗漏等问题。防水材料敷设也应尽可能地一次性全部完成,确保屋面防水工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若住宅建筑采用斜屋面,进行防渗漏施工时,要设计规划好排水系统。

1.2 外墙防渗漏工艺

1)框架结构墙体防渗漏技术。框架结构渗漏位置多在阳台根部、脚手眼、外墙找平层等处,实际施工时,选择抗压强度 >5MPa 、干燥收缩值 ⩽0.5mm/m 、养护期 ⩾28d 的砌块材料,进行加气混凝土施工时,控制含水率 <15% ;灵活设计构造墙、构造柱、构造梁等重要部件,引入揉压法砌筑,保障砂浆密实度;施工时充分润湿材料,区分强度、干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的砌块,避免混用;每日砌筑高度 ⩽140cm ,砌筑高度、梁底间距 <20cm 时,暂停施工,等待砌体结构稳定,再用小型砌块控制角度 ⩽65 ,严控误差 ⩽10 ,挤紧顶牢。2)外保温层施工技术:选择高质量热镀锌钢丝网,预留搭接长度,防腐处理;抹灰层施工分两次展开,初次抹灰厚度保持在 2~4mm 区间内,第二次抹灰应适当增加钢丝网、砂浆面层的黏结力,两次抹灰厚度和 <7mm 。综合对比采用与未采用防渗漏技术的外墙渗漏状况,可知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渗漏问题,提升了外墙质量。

1.3 厨卫防渗漏

在卫生间防渗漏施工中,还需要注意管道和地漏的防渗漏处理,卫生间的地漏口需要和卫生间的地面标高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以便铺贴卫生间的防水地砖时,形成科学合理的排水坡度,获得良好的地漏排水效果。卫生间管道防渗漏施工中,可加强立管的施工处理,例如,在下沉式卫生间的立管防渗漏施工节点中,可严格按照具体的坡度和坡向,将找平层找坡层表面压光,防范空鼓起砂、裂缝等质量问题,在立管周边的阴阳角部位,可以优化改造形状,将阴阳角设计成圆角,之后在卫生间的下沉部位浇筑立管与地漏、铺设细石混凝土层。并且管道防渗中,可加强管口部位的防渗处理力度,对于管道的测排口,可在合适的范围内设置卵石疏水层,使用无纺布包裹,避免水泥砂浆堵塞测排口,导致管口无法顺畅排除积水。房屋建筑室内厨房区域的防渗漏施工,也需要开展墙面防水作业和地面防水作业,厨房的墙面防水作业通常需要在地面防水施工结束后进行,相关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环节与地面防水施工相似,区别在于所选用的施工材料存在细微的差异,地面防水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使用专门的地面涂抹防水砂浆材料,而墙面防水施工中应合理采用专门的墙面涂抹防水涂料,以保障施工作业效果。其次,墙面防水施工中应重点关注防水高度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仔细分析墙面高度从而确定墙面防水高度,避免厨房的水龙头使用时浸湿墙面,最终导致墙面渗漏。厨房的地面防水防渗施工作业中,应首先找平地面、清洁地面,促使基层平整干净。然后在厨房的地面上,选择墙角、地漏四周、管道根部等区域,将专用的防水砂浆均匀涂抹。施工结束后可及时进行闭水试验,检测水压、水流等情况,分析判断是否获得理想的防渗漏施工效果,必要时应及时返工处理。

1.4 地下室防渗

在地下室区域开展防渗漏作业时,结构自防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要切实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抗渗等级与设计要求相符。正式施工之前,要专门针对该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预案,以便从容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状况,确保地下室防渗漏施工得以顺利推进。考虑到地下室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较大,尤其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标,避免孔隙和裂缝,需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混凝土配比、浇筑作业过程及后续的振捣、养护等关键环节,对每一个环节做好严格的监督与验收,尽可能规避施工缝与冷缝的形成,确保混凝土结构本身拥有足够的密实性与抗渗能力。

2 防渗漏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人员需对所使用的材料执行严格的检查程序。同时还需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他们充分理解材料的特性并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防水材料一旦运抵施工现场应立即核对其产品合格证书,通过视觉检查保证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若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或做报废处理。紧接着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需对施工工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保证所有施工设备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试运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现场检测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规范。

2.2 防渗漏施工要点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系统研究水泥浆液、高分子密封剂、聚氨酯类材料等不同防渗材料的性能特征,并依据渗漏程度、位置特征及现场工况确定适用方案。在操作层面需重点把控以下环节: ① 材料制备上要精确控制添加剂配比与拌合工艺,确保材料达到最佳密封性能; ② 技术选择上要根据工程需求合理运用钻孔注浆法、射压堵漏、渗透结晶堵漏等技术; ③ 作业前需完成渗漏点预处理,包括表面清理、精准定位及设备调试; ④ 防渗漏施工过程中需精准调节注浆压力、注浆速率及工序衔接,对作业面做好预处理,并控制好材料均匀度,避免因杂质残留、搅拌不均引发的质量缺陷; ⑤ 在质量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工序验收标准与规范要求,从工艺流程、材料用量、节点处理等维度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2.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执行质量验收的过程中需对已完工的房屋建筑的防水层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同时应妥善处理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避免房屋发生渗漏。为保障防水层的完好无损及其防水效能,建议在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检查与保养。

结语

综上所述,能否合理有效运用防渗漏技术,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建设质量。必须聚焦施工成本、房屋建筑结构、建筑居住体验等方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技术运用价值,采取合理措施,探寻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屋面、外墙、卫生间、门窗等不同部位的高效运用路径,保障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防渗漏能力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天赐 . 房屋建筑常见渗漏位置的防渗漏处理措施分析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11):96-98.

[2] 丁浩珉 , 刘玲北 , 徐波 . 高校建筑防渗漏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J]. 建筑经济 ,2022(1):627-631.

[3] 张恒 , 李鹏超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J]. 科技资讯 ,2024,23(14):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