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策略
刘洪斌
湖南金阳新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浏阳 410300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安全管理意识不足:建筑工程领域部分施工企业及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为追求进度和效益,重进度、轻安全,使安全管理未贯穿施工全程,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有漏洞:大多建筑单位虽设安全规章,然实施时弊端频出,存在打折扣、走过场现象,管理人员随意简化流程,制度权威性受损,管理措施难落实,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人员管理有短板: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增加管理难度。部分作业人员缺乏安全培训,技能不足、意识薄弱,凭经验操作,忽视风险,且人员流动影响安全管理连续性,难形成稳定氛围。
技术与环境带来挑战:新型建筑技术、材料应用使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增多,部分企业引入时未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管理滞后。同时,复杂施工环境对安全管理要求更高,增加事故可能性。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原则
(一)预防为主原则
预防为主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首要原则。安全治理的关键应着重于事先防范,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辨识出的隐患,制订相应的防备办法,实时排除风险,防止事故的产生。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二)全员参与原则
安全治理并非仅仅是安全治理人员的职责,而是需要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要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治理职责,让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在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透过教化宣传、培育等途径,提升所有人员的安全认识,构成人人注重安全、人人参与治理的优良环境。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防线。
(三)全过程管控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管控。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策划、人员培训、设备检查,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隐患排查,再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安全评估,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安全管控,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
(四)依法依规原则
建筑工地现场安全治理务必严守国家与地方有关建筑安全法规、标准规范。这些法律规章与标准准则乃安全治理之基础与准绳,确保安全治理事务的合法性与规范性。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将其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首先,构建安全出产责任制,明确各部分、各职位安全任务,将义务落实到人,构成层层抓落实的义务体系。其次,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人员操作,确保施工安全。最后,健全安全审查与隐患排查体系,定期检查,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情况,确保隐患消除。
(二)强化人员安全管理
员工是建筑现场安全治理的关键,增强员工安全教育训练很重要。首先是提升操作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包括岗前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岗前培训要让作业人员了解安全风险和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二是严厉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登记和教育,禁止无证作业。三是建立作业人员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表现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人员遵守规定、提高安全意识。
(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布局,根据施工流程和安全要求,划分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和安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等,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针对特殊施工工序和高风险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方案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论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四)注重施工环境安全管控
施工环境对施工现场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注重施工环境安全管控。加强对施工现场气候、地质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避免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危险作业。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建设管理,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有序,合理堆放材料和设备,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同时,强化对建设现场周围环境的维护,避免施工活动对周边居民和设施造成安全影响,维护良好的施工环境。
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特定的安全管理机构是执行安全管理策略的组织保障。安全治理机构应配备充足的专业安全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安全管理机构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探讨处理安全管理上的难题,调和各部之间的安全事务,形成强大的安全管理合力。
(二)资金保障
合理安排安全管理资金是保障安全管理策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施工企业要在工程预算中合理安排安全管理资金,用于安全设施的购置与维护、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确保安全管理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监督保障
构建完善安全监察体系是保障安全管理策略有效实施的要害。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有效的监督,促使施工企业和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管理策略的落实。
(四)应急保障
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作业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将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建立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实现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和智能调度,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与精准度。同时,绿色安全管理理念将更深入人心,在保障施工安全时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建筑工事现场安全治理是一项体系而繁杂的任务,关联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遵循核心管理原则,采取完善制度、强化人员管理、加强技术应用、管控环境等具体策略,并辅以有效的保障措施。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还应积极适应未来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持续增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邢万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 现代工程科技, 2025,4 (06): 185-188.
[2] 蔡振洪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和管理措施探讨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 2022, (09): 101-103.
[3] 郝东东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初探 [J]. 居业 , 2021, (10):197-198.
[4] 路明.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12):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