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

作者

陈树家

昆山市巴城高级中学 江苏昆山 215311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的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同时还需要关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能够适应新的高考要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

一、新高考改革对数学的具体要求

在新高考政策的影响下,高中数学的基本理念已经发生转变,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还体现了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数学的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性选择;更加凸显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思维;精选挑选数学的课程内容,处理好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两者的关系,强调数学和生活以及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数学文化的培养。

新高考还提出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新高考更加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制定科学的学业质量要求。学业评价系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发合适的评价工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系统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帮助改正不足的地方,同时帮助教师改进数学学科教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传统高中数学教育观念的弊端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及公式定理的背诵,却忽略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可以看出,传统高中数学教育观念的弊端十分明显。

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权威化

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做出选择并施加于学生,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教师选择相关教学内容,学生适应学习的内容;教师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却是一个过客。这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缺乏分析题目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还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用相同的标准来塑造、培养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抑制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力,导致数学教学过程缺乏生机活力。

2.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空洞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看重知识的传授以及书本的本身,这导致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失去了数学学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活力。传统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的课堂把一种预设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引导他们走向一种给定的生活方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压抑、乏味、枯燥的学习生活状态之下。

3.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孤立化

在传统的数学思想影响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情况下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为了数学教学的启动者和控制者,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在上课时,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一些思想观点、行为举止带入到学生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主观体验。教师在课上提问,学生被动的回答问题成为了教学主体之间交往的主要类型,而学生主动来向教师请教、提出不同观点的互动则相对较少。

4.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则以应试教学为其特点,教学的手段单调,以强行灌输知识为特征,以教师讲解题目、题海战术为其主要形式。从教学的内容上看,只要是考试要考的或者有可能要考的内容,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并且配备了大量习题来巩固。长此以往,学生的眼睛里只剩下考试这一个目标。在教学评价上,考试成为了最主要的评价标准,这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体现出应试这一个特征,从而使教学的方式、内容、评价趋于单一化。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数学教育,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个目标来进行,这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照新课表的的指导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具体的方式有:

1. 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础技能,为进一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探究性的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能够包容每个同学的个性以及兴趣。

3. 强化数学学科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现实生活的数据,或者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等方式。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能够根据新高考课程的内容变化实时的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适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学习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经验。

5.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创造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学习以及竞争环境。

总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育,需要我们紧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新起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J]. 考试周刊 .2017,(66):108.

[2] 熊用兵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17,0(11):1.

[3] 张宇.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调查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55.

[4] 童延霞.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分析[J]. 教育研究 .2019.8:2630-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