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刘婵
天津市津南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350
引言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治理和组织建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层政工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肩负着传递党声、凝聚人心、引导方向的重要使命。面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群众思想日益多元、工作任务日趋复杂等现实挑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成为摆在基层政工干部面前的时代课题,亟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层群众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方式、认同机制和心理共鸣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政工工作思维模式下,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宣传形式单一、教育内容空泛、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难以引发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共振,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生活脱节、与群众心声脱轨。基层政工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组织者与具体执行者,其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对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从实践观察来看,当前部分政工干部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难以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任务。一些干部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不能准确把握政策精神或将理论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群众易接受的工作内容,在面对群众多样化的思想状况时,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此外,部分基层政工干部习惯于传统灌输式、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缺乏与群众平等沟通、深入交流的意识与技巧,导致思想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实现引导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在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和社交媒介多样化的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普遍面临传播手段落后、舆论引导滞后等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群众关切和网络舆情,进一步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与说服力。
制度支持不足与工作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难题。部分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仍被视为“软任务”,缺乏常态化、系统化的部署与考核机制,导致工作责任不明、资源配置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力度与质量。在一些基层组织中,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人事、纪检等职能之间界限不清、交叉重复,导致资源分散、效率低下。同时,缺乏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工作模式,未能构建起基于问题导向、群众需求导向与治理目标导向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难以实现与基层治理、组织建设、干部管理等工作的有机融合。此外,评价标准单一、绩效认定模糊也使政工干部的积极性受挫,优秀案例缺乏推广,典型经验难以复制,形成“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在多重挑战叠加的现实情境下,唯有正视问题、改革机制、提升能力,才能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走深走实、发挥应有价值。
二、政工干部履职能力与方法路径分析
政工干部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其履职能力决定了政治工作成效的高低。面对社会思想日益活跃、人员结构日趋复杂的现实背景,政工干部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沟通技巧。政治素养是基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水平,确保在思想引领中把握正确方向。同时,还应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舆情分析能力,能在第一时间识别思想倾向、判断倾斜风险、处置突发问题,以稳固基层队伍思想根基为目标,夯实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提升政工干部的履职能力,必须明确工作方法路径并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在具体工作中,应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围绕党员干部、群众、青年等不同群体的思想特点分类施策。对于党员,应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与组织纪律教育,推进日常学习制度化、政治生活规范化;对于普通群众,应注重思想引导与人文关怀融合,善用谈心谈话、典型引路、心理疏导等方式增强政治工作的情感温度与心理穿透力;对青年群体则应加强价值引导和职业认同,通过网络传播、青年宣讲、参与式教育等形式构建互动交流新格局。
政工干部要实现高效履职,还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化条件与时代特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含量。当前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政工干部应主动进入“网络空间”,掌握网络舆情引导与正面宣传技巧,用好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内网论坛等工具开展思想引导与价值传播,提升传播覆盖率与受众粘性。通过完善能力结构、优化工作路径、创新方式手段,基层政工干部才能真正胜任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贡献坚实力量。
三、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提升的实践成效
政工干部要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其中政治素养、群众工作能力和心理沟通技巧缺一不可。面对基层治理中人群构成多样、思想状况复杂的实际情况,政工干部应具备较强的政策理解力与形势研判力,能够将党中央精神与群众关切精准对接,真正做到“思想上引领、感情上贴近、行动上引导”。强化履职能力的关键还在于转变思维方式,由被动灌输向主动引导转变,由单一宣传向互动共情转变,推动干部从“传声筒”向“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角色的实质转化。通过系统培训、以干代训、实践磨练等多种手段,有效补齐政工干部在理论水平、群众工作、语言表达、信息采集等方面的能力短板,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奠定基础。
在具体工作方法上,政工干部要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路径创新,构建贴近群众、富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注重“沉下去”“走进去”,以常态化谈心谈话、典型引导和群众宣讲等形式增强情感连接和思想引导的实际效果;要善用数字化工具,借助新媒体平台、线上互动系统构建“线上 + 线下”的双向沟通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会议室、课堂,而是延伸至职工的手机终端与日常场景中,实现信息推送与情感共鸣同步进行。构建网格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也成为提升触达率与精准性的有效手段,政工干部可依托党小组、业务单元等细胞组织,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提前介入矛盾隐患,发挥“前沿感知器”和“情绪减压阀”的作用,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预判性和互动性。
结语
基层政工干部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担着引导方向、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通过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优化工作路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灌输向精准引导、由形式宣传向深度融合转变,显著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实践表明,唯有政工干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创新的方法手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基层环境中引领队伍思想、激发组织活力,为党的基层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障与组织支撑。
参考文献:
[1] 朱玉倩 .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5 数字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治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25:173-175.
[2] 吴佳峰 . 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