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语文学科" 关联思维" 教学优化

作者

杨平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 河北邢台 054399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强大的内容生成、信息处理和个性化交互能力,为学科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联思维能力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但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石》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支持语文学科 " 关联思维 " 教学优化。通过构建基于 AI 技术的教学模型,设计具体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关联思维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价值

关联思维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建立不同信息、概念或经验之间联系的能力,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关联思维表现为学生能够将文本内容与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或其他学科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 "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的能力,这正是关联思维的具体体现。以《黄山奇石》为例,课文描述了黄山各种形态各异的石头,学生若能将这些描述与地理知识、旅游经验或美术表现建立联系,就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关联,但受限于课堂时间和资源条件,这种关联引导常常不够充分和个性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介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支持功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关联思维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首先,AI 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即时分析学生的问题和回答,识别其思维模式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时,当学生提到" 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AI 可以追问:" 你还见过哪些形状像食物的石头?" 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其次,AI 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快速生成或调取相关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在学习 " 猴子观海 " 这段描述时,AI 可以同时展示黄山实景照片、相关神话故事和国画作品,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关联。

再次,AI 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AI 可以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推荐适合的拓展内容和思考问题。例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AI 可能重点引导其理解比喻手法;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能鼓励其创作类似的景物描写。

最后,AI 的即时反馈功能使关联思维的培养更加高效。学生在完成联想练习或创意写作后,可以立即获得关于其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评价,以及改进建议,形成" 实践- 反馈- 改进" 的良性循环。

三、《黄山奇石》教学案例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构建了 " 情境创设 - 信息关联 - 思维拓展 - 迁移应用" 的四步教学模型,具体应用于《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中。

在情境创设阶段,利用 AI 生成工具创建虚拟黄山导览场景,学生通过 "云游览 " 方式初步感知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AI 导游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实时调整讲解内容,如有的学生关注石头形状,有的则对地质成因感兴趣。

信息关联阶段,AI 系统引导学生将课文描述与实际景观建立联系。例如,当学习 " 金鸡叫天都 " 时,AI 会展示不同角度的该景观照片,并提问:" 为什么作者说它像金鸡?从哪个角度看最像? " 学生还可以通过 AI 工具将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来,与同学分享。

思维拓展环节,AI 提供多层次的关联任务。基础任务可能是 " 找出文中所有的比喻句 ",进阶任务则要求学生 " 想象并描述一块文中没有提到的奇石 "。AI 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提供脚手架支持,如为困难学生提供比喻词库,或展示其他奇石的例子作为参考。

迁移应用阶段,学生利用 AI 协作平台创作 " 家乡的奇石 " 主题短文。AI可以实时提出改进建议,如 " 可以加入更多感官描写 " 或 " 这个比喻很新颖,能否再扩展一下? "。最终作品会在班级 AI 画廊中展示,学生可以互相评价,AI 会汇总这些评价形成综合反馈。

四、教学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这种 AI 支持下的关联思维教学模式显示出明显优势。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创意表达环节, 85% 的学生能够完成至少两个有效的跨领域关联(如将石头形状与动物、物品或故事角色联系起来)。学生的比喻使用数量和恰当性也有明显提升。

教师角色发生了积极转变,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设计者和思维引导者。AI 处理了部分机械性工作(如资源搜集、基础问题解答),使教师能更专注于高层次的教学指导。一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反馈:" 现在我能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然而,实践也暴露出一些挑战。部分学生过度依赖 AI 提示,自主思考意识有待加强;技术故障有时会打断教学流畅性;还有家长对AI 使用的担忧。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技术应用需要把握适度原则,始终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目标。

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语文关联思维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持,通过资源整合、个性化引导和即时反馈等功能,有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黄山奇石》的教学实践表明,AI 技术支持下的四步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关联思维能力,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开辟新路径。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 AI 在不同文体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技术使用与思维自主性的关系。随着教育信息化2.0 行动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为教育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齐薇 . 人工智能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与教学思考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10):18-20.

[2] 尚 晓 飞 . 人 工 智 能 支 持 下 的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策 略 [J]. 亲子 ,2025,25(0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