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王青

武汉市江岸区汉铁小学 430012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小学中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群文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而问题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然而,当前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1 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在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关键层面。从阅读引导方面来看,群文阅读涉及多篇文本,学生易在繁杂信息中迷失方向。精心设计的问题恰似精准的导航,为学生划定阅读重点与方向,让学生清楚知晓该聚焦何处,提升阅读的针对性与效率,避免盲目泛读。在思维培养上,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2 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问题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状态

在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里,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教师往往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群文的主题和内在逻辑联系,只是孤立地为每篇文本设计一些简单问题。例如在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针对每篇介绍不同节日的文章,分别设计“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节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等零散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问题难度把控失当,未贴合学生水平

问题难度把控失当是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小学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难。过于简单的问题,如“这篇文章讲的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就能回答,无法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过难的问题,如让学生分析群文中多篇文本复杂交织的深层主题和复杂的写作手法,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畴,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助,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3 问题开放性不足,限制学生思维拓展

在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开放性严重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这些问题大多为封闭性问题,答案唯一且固定,学生只需在文本中寻找对应信息即可作答。比如在阅读一组描写动物的群文后,教师问“这篇文章中动物的颜色是什么”“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等,学生只需从文中直接提取答案。这种问题设计方式,使得学生无需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养成依赖文本、思维僵化的习惯,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见解。

3 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3.1 紧扣群文主题,构建系统问题网络

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通常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选取多篇文本。问题设计要紧扣这一主题,构建起系统的问题网络。教师在备课阶段,需深入研读群文,挖掘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体现形式与内在联系。例如,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包含描写山川、河流、四季景色等多篇文章。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主题,如“这几篇文章都围绕什么主题展开?”接着深入文本细节,“每篇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展现了自然之美?”再进一步探究,“不同作者描写自然之美时,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上有何异同?”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群文主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2 契合学生认知,梯度设置问题难度

小学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个体之间仍存在差异。因此,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梯度设置问题难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易懂、能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如字词理解、文章主要事件概括等,帮助他们建立阅读信心,熟悉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描写动物的群文时,可问“文中提到的动物叫什么名字”。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一些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的问题,如“作者通过哪些描写体现了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

3.3 注重开放多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群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问题设计要注重开放多元。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3.4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问题现实意义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将问题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增强问题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当前,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目标不明确、缺乏层次性、开放性不足等问题,主要成因是教师对群文阅读理念理解不深入、缺乏问题设计技巧和方法以及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为了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紧扣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文本特点、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以及合理运用问题设计方法等策略。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推动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 朱宁宁 . 渤海大学 ,2024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研究. 魏敏霞. 天水师范学院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