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与老年大学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高海波

鄂尔多斯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一、引言

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城市,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老年大学教育也蓬勃兴起。群众文化与老年大学教育同属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研究二者协同发展关系,对提升鄂尔多斯市整体文化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二、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一)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活动类型丰富,包含广场舞、文艺演出、歌咏活动、书画创作展览、文博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阅读活动、公益电影放映等。像市文化馆编排的广场舞“欢腾鄂尔多斯”,作为全区唯一入选作品,登上了 2023 年全国广场舞之夜展演活动舞台。此外,农牧民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基层文化惠民品牌活动的举办,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参与积极性。

(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鄂尔多斯市不断健全服务群众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 63 个综合文化站获三级以上等级,高等级文化站占比 81%,其中特级文化站 24 家,占全区三分之一。同时,依据市民建议推出“暖城暖行”十条便民措施,延长市本级图书馆、博物馆夏季开放时间,打造“三号桥”草坪音乐会等 16 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市、旗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开展漫瀚调、走马、古如歌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弘扬活动,以及黄河冬捕、圣火文化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旅游活动。另外,通过设立群星奖、组织群众文艺作品比赛等,鼓励支持群众文艺创作,培育高质量群众文艺创作队伍。

三、鄂尔多斯市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育模式创新与课程设置优化

鄂尔多斯市老年大学多举措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例如,乌审旗老年大学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结合老年人特点、需求和兴趣科学设课,每学年开学前发放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精细化开发课程,内涵式完善课程体系。2024年秋季班在春季班 16 个专业课程基础上,新增江格尔、智能手机应用、乃日琴、手风琴 4 个专业课程,聘请 4 名专业老师,吸引 200 余名学员报名。

(二)教学资源拓展与共享

鄂尔多斯市构建了市、旗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办学体系,发展 93 个各级老年大学及分校,新增教学场所面积约 8000 平方米。市老年大学开设 51个专业、121 个教学班级,包括二胡、扬琴、民族舞及蒙古语书法等 20 余类特色民族课程,全年招生超 6000 人次。同时,与上海市老年大学共享远程教育资源,探索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三)学员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力提升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学习和圆梦平台,学员在提升自我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准格尔旗老年大学沙圪堵分校学员,学习漫瀚调等传统文化课程后,将歌声与传统乐器结合,展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此外,鄂尔多斯市举办全市首届老年大学综合运动会、春秋季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 20 余场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生活。

四、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与老年大学教育的协同发展

(一)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场地共享:老年大学可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合作共享场地。老年大学的教室、活动室非上课时间可用于群众文化活动,如文艺排练、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也可作为老年大学校外实践基地。

·师资共享:老年大学教师可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培训,提供专业指导。如广州市老年开放大学整合师资,将非遗文化课程送入社区,同时邀请民间艺人参与教学。鄂尔多斯市可借鉴此方式,将老年大学优质师资引入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活动专业性。

·设备共享:老年大学的乐器、书画用品、音响设备等可用于群众文化活动,减少重复购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非遗文化传承:老年大学可开设鄂尔多斯传统手工艺、民族歌舞等非遗文化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学员在学习中传承技艺,并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展示成果。如广州老年开放大学通过咸水歌课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创作新时代主题歌曲,线上线下传播。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将老年大学课程内容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如把传统戏曲改编为适合老年人表演的节目,或将非遗文化融入舞蹈、模特表演中。鄂尔多斯市可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开展类似活动,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

(三)教学与活动融合

·课程与活动结合: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可匹配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如开设摄影、书画、音乐等课程,学员学习后可参与社区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时,群众文化活动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送教下基层:老年大学可定期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社区、乡村。如连江县老年大学通过“思政 + 非遗”双课融合模式,将廉政教育与非遗剪纸结合,送到社区老年学校。鄂尔多斯市可借鉴此模式,把地方特色文化课程送到基层,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

(四)志愿服务与社会参与

·学员志愿服务:鼓励老年大学学员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如担任志愿者、辅导员,提供组织、指导等服务。此举既能让学员发挥余热,又能增强社区凝聚力。

·社会参与:老年大学可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如通过企业赞助、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举办大型文化活动。鄂尔多斯市可探索这种合作模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五)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课程与线下活动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方便老年人学习,同时结合线下讲座、展演等活动,增强学习效果。如广州市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传播非遗文化课程,同时组织线下活动,给学员更多实践机会。

·远程教育与社区活动结合:老年大学可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将优质课程送到偏远地区或社区。学员可在社区学习点观看课程,并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展示学习成果。

(六)案例借鉴

·广州咸水歌传承: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开发咸水歌系列课程,将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结合,创作新时代主题歌曲,线上线下传播。鄂尔多斯市可借鉴此模式,开发漫瀚调、走马等地方特色文化课程,通过老年大学教育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

·连江“思政 + 非遗”模式:连江县老年大学通过“思政 + 非遗”双课融合模式,将廉政教育与非遗剪纸结合,送到社区老年学校,效果良好。鄂尔多斯市可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开发类似课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

通过以上模式和案例借鉴,鄂尔多斯市能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活动与老年大学教育的结合,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南爱莲。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对策分析 [J]. 参花 ( 上 ),2022 (08):104-106.

[2] 萧红杨。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路径探索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 (18):25-28.

[3] 人民网:提升暖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打造人民群众心中的诗和远方[EB/OL]. (2023-11-15)http://nm.people.com.cn/n2/2023/1115/c408132-40641643.html

高海波 1984 年11 月 男 汉 内蒙古 研究生 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