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

曹思远

拉萨市林周县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851600

1、引言

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一核心议题,西藏某县这几年随着城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项目数量一直增加,然而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且备受关注。因为施工环境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事故风险特别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科学全面的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成了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着眼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深入分析当下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一个包含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督四个环节的系统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以源头管理为中心重视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能给不同类型建筑工程提供好用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多个实际项目实践后事故率大大降低且安全管理效率明显提升,这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照。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2.1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工程整体进度直接受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影响。分析当下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可见,不少施工单位风险控制存在措施单一、执行力度不够等状况,针对这些情况,本研究提出多层次、多维度风险控制措施体系。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把控制措施分成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三类,其中优化施工工艺、改进设备性能、设置防护装置等属于工程技术措施,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实施动态监控等归于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着重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并且近年来建筑行业有数字化转型趋势,所以引进智能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测施工人员行为与环境变化以达成风险精准干预。

2.2 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动态且复杂,传统静态管理模式难以契合现代工程建设需求,于是本研究设计出一套涵盖全面的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依靠实时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预判潜在风险加以应对。针对此问题,该机制整合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全方位监测施工现场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况以及人员行为,在数据分析方面用机器学习算法深入挖掘历史事故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能依据不同场景特征自动调节预警阈值,而且建立多级联动响应体系使预警信息可迅速传达给相关责任人并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流程,多个大型建筑项目应用验证显示该监测与预警机制大大提升风险防控时效性与准确性,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2.4 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

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是个关键环节,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拿出一套标准化且具可操作性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着重强调快速反应以及科学决策,该流程分事前准备、事中处置、事后恢复三个阶段,事前准备阶段要编制详细应急预案、定期搞应急演练、储备必要救援物资以保证各环节无缝对接,事中处置阶段依靠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提供的实时信息,马上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建现场指挥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事故类型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事后恢复阶段重视全面调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并制定改进方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出现,多个建筑工程项目实践验证表明这个流程能大大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与效果,给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3、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3.1 案例研究:某大型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实践

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张使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问题越发突显,就拿西藏某县 2025 年房屋市政领域在建工程来说,这些建筑面积总计 38.05 万平方米的 18 个项目施行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后施工安全性大大提高,这一体系以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为关键环节且在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里都发挥作用。具体操作时,相关部门对施工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内容涵盖建筑市场行为、农民工工资保障以及安全生产等多方面,总共检查项目 29家次、发整改通知单 7 份并对违规企业予以处罚。与此同时,常态化隐患排查工作也展开,累计检查工地 260 家次、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 112 份、发停工整改通知书 3 份,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项目约谈负责人并扣减其信用分,从而强化了安全管理力度。另外,危房改造领域的做法也能给建筑施工提供参考,像该县依靠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觉与处置危房问题,保证“危房不进人、人不进危房”,这一全流程监管模式成为建筑行业的样板。

3.2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效果评估

多个建筑工程项目实践数据分析后验证了构建好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且具可操作性,实施该体系后项目整体安全事故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且有部分试点项目事故率降幅超 30% ,这是由于体系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原则且在风险评估模型和控制措施库应用方面尤为突出,例如某个大型桥梁建设项目,通过定量方法加专家意见开发出的风险评估工具能精准找出高危作业环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从而避免潜在重大事故,而且体系里的监督机制作用也不小,靠对施工人员、监理单位还有项目经理信用评分管理促使各方认真履职进而让安全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

3.3 体系优化与持续改进策略

当前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虽成果显著但仍有优化可能,要让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再加强些,例如引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以实现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高风险区从而达成更高效的动态管理,同时培训机制也得完善起来即定期组织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来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另外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相当关键,把住交局、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并形成信息共享和联动响应机制会使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要注意在体系运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像个别施工单位没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之类的,就得用更严厉的奖惩制度去约束,总之呢,要想让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一直充满活力且给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保障就得分娩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先进技术并且按照行业发展趋势作出调整才行。

4、结论

本研究提出一种着重风险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且包含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这四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体系,该体系还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开发出适用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控制措施库,经实际运用后既能动态监测、精准管控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又能促使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趋于完善,例如对于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项目施工企业会扣减信用分之类的举措,扣减信用分会直接影响到该施工企业的招投标,迫使责任主体主动承担安全管理职责,这种多维度的管理方式给建筑行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对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高倩;. 现代化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 ,2024(04):231-233.

[2] 吴持华 ;.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与实施 [J]. 居舍 ,2024(27):143-146.

[3] 王军 ;. 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 大众标准化 ,2024(1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