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策略探析
曾宪梅
湖北省襄樊市宜城市孔湾镇杜岗村小学
引言: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方式。然而传统课堂多以讲授为主,提问多停留在检查知识点的掌握,缺乏启发思维和促进探究的功能,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不足,课堂效率不高。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探究与合作学习,这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的提问应目标明确、层次合理、富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理解与能力发展。但在现实课堂中,提问常流于简单化和模式化,缺乏针对性与思维价值,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此背景下,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提升课堂质量,还能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课堂提问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义
1.1 提问的理论依据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基础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主动建构的结果,课堂提问恰好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使他们能够在思考与交流中逐步形成对数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认知心理学则强调思维层次与问题解决的关系,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认知加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更是为提问提供了层次依据,从记忆、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教师的提问应当覆盖不同层次,从而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维能力。
1.2 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知识检测工具,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借助具体问题情境去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和类比中建构知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同时,提问也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此外,提问还能为教师提供反馈依据,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2.1 提问目标不够明确
在现实课堂中,不少教师的提问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是为了完成课堂流程而随意提出问题。这类问题多以知识回忆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容易使课堂流于形式。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的思考方向模糊,回答往往也流于表面,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认知。
2.2 提问层次单一缺乏思维价值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大多集中在低层次,如对概念、公式的记忆和再现,较少涉及分析、推理和创造层面。这样的提问虽然能够检查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但难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部分教师习惯“问—答—评价”的固定模式,缺乏变式提问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导致学生思维空间受限,课堂探究深度不足。
2.3 学生参与度不足
部分课堂提问的方式单一,常常局限于教师点名回答,其他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提问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机会,容易产生课堂沉默或个别学生“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体性,导致提问效果大打折扣。加之一些教师缺少追问和引导,未能深入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使课堂提问停留在表层交流。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策略
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从设计、方式和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教师在提问设计时应注重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在提问方式上应注重多样化、启发性与互动性;在反馈环节应注重及时性、发展性和激励性。
在设计层面,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链。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先提出“如何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再引导学生思考“当分母不同时如何比较”,最终引导他们归纳出通分比较的方法。这样的提问链既能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又能逐步提升思维层次。
在方式层面,教师应突破传统的单向提问模式,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小组讨论、同伴互问、开放式提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还应注重追问与变式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解答“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不仅要问“公式是什么”,还可以追问“为什么是这样的公式”,甚至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分割和拼合来解释,从而促进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在反馈层面,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回答的及时回应,避免“一问一答”式的简单评价,而要给予鼓励性和启发性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度点拨、补充或追问,让学生在反馈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即时评价、学习单记录等方式,将学生的回答与后续学习结合,形成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有效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当前课堂中提问目标不明确、层次单一、学生参与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要优化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从提问设计的科学性、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和反馈机制的优化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和深度探究。未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还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智慧课堂和数据化手段提升提问的针对性与个性化,同时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推动课堂提问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寇光辉 . 问题引领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25):17-19.
[2] 马 雪 亭 . 浅 析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提 问 的 有 效 性 及 策 略 [J]. 考 试 周刊 ,2024,(14):76-79.
[3] 李玉娟 , 王向辉 .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九). 临沂育才小学; 临沂青年路小学 ;,2023:519-522.DOI:10.26914/c.cnkihy.2023.1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