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唐娟 马洪兵

云阳县实验小学 404500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现状

在课程评价方面,传统的体育考核方式多以体能测试为主,忽视了学生运动技能的专项发展和兴趣培养。例如,一项研究指出,超过 70% 的小学生体育成绩评定仅依赖于简单的跑、跳、投等基础体能测试,而对球类、游泳等专项技能的评价则相对较少。这种评价体系未能全面反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和潜能,也未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长期兴趣。

因此,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着眼于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更多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来丰富学生的体育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课程评价体系也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和终身参与的意识。

(2) 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现状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现状显示,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单一,侧重于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而忽视了技能掌握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例如,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超过 60% 的小学体育考核仍然以跑、跳、投等基础体能测试为主,而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评价不足。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体育课仅仅是体能训练,缺乏对运动乐趣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育者们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模型,如引入过程性评价和同伴评价,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就。

二、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例如,根据一项针对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超过 60% 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喜欢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而不是单一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包含篮球、足球、田径、游泳等多种运动技能的教学单元,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化、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型”,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提高。此外,合作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还能促进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深入理解。

(2) 注重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递进式学习

在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递进式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递进式学习强调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的技能发展过程,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技能水平。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基本的运球、传球和接球技能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投篮技巧和团队配合战术。研究表明,通过递进式学习,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级技能,从而在运动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1) 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在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是核心要素。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小学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在设计足球技能单元时,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技能、战术理解和比赛实践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基础技能阶段,学生将学习传球、接球、射门等基本动作,通过游戏化教学法,如“传球接力赛”,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技能。战术理解阶段,则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分析战术布局,再结合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战术运用。比赛实践阶段,学生将参与校内外的足球比赛,通过实际对抗,提升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水平,如低年级学生应以游戏和趣味性活动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技能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专项运动技能。

(2) 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

在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是确保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技能提升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技能测试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而总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的综合表现。根据一项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定期和具体的反馈时,他们的技能提升速度比未获得反馈的学生快 20% 。此外,引用分类学理论,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层次性。案例分析表明,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学生不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运动技能上的优势和不足,还能激发他们持续改进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结语:在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结语中,我们强调了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对于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实施策略方面,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匹配,同时,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能够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教学调整依据,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 . 徐天军 . 体育视野 ,2024(07)

[2] 小学六年级篮球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 . 夏晨铭 ; 王如芳 . 中国学校体育 ,2023(01)

[3] 构建以培养专项运动技能为核心的《小篮球》大单元教学——以水平三( 六年级) 第1 学期《小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马杨旭; 王兴发; 裴晴; 王久乐 ; 俞齐杰 . 中国学校体育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