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项目中的落实研究
王世洪
身份证:432301197103012079
引言
施工项目具有作业环境复杂、风险点多、参与主体多元等特点,高空作业、机械操作、临时用电等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明确各主体安全职责、防范安全事故的核心制度,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施工项目存在责任制内容模糊、职责落实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部分岗位未明确安全责任范围,或考核仅停留在表面未与实际工作挂钩,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事故隐患难以根除。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施工项目的适配基础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内在契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目标是明确责任、防范事故,这与施工项目 “零安全事故、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的管理目标高度契合。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覆盖从项目启动到竣工的全周期,而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划分各环节责任主体,确保每个安全管理节点都有对应负责人。例如,施工项目需防范高空坠落事故,责任制可明确施工班组长负责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装备检查,安全员负责现场作业监督,二者协同实现风险防控。
1.2 施工项目参与主体特点对责任制内容的需求适配
施工项目参与主体包括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勘察设计方等,各主体职责不同、工作重点有差异,这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提出了适配性需求。建设方作为项目发起方,需承担安全投入保障、合规审批等责任;施工方作为作业实施方,需负责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等;监理方需履行安全监督职责,检查施工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若责任制内容未结合各主体特点设计,易出现责任交叉或遗漏,如未明确监理方对临时用电方案的审核责任,可能导致用电安全隐患。
1.3 施工项目作业流程与责任制落实环节的匹配性
施工项目作业流程涵盖施工准备、主体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各阶段安全风险与管理重点不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环节需与作业流程紧密匹配。施工准备阶段需完成安全方案编制、设备进场验收,责任制需明确技术负责人对方案合规性的责任,材料员对设备安全性能的验收责任;主体施工阶段涉及多工种交叉作业,责任制需明确各工种班组长的现场协调与安全管控责任;竣工验收阶段需对安全设施进行复核,责任制需明确安全员对验收结果的确认责任。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项目中的落实路径
2.1 基于项目主体的安全职责细化划分
基于项目主体的安全职责细化划分,需打破 “笼统责任” 的局限,明确各主体在不同安全管理环节的具体职责。建设方需承担安全费用足额拨付、施工许可合规办理的责任,确保项目安全投入与审批流程符合法规要求;施工方需细化内部职责,项目经理对项目整体安全负总责,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技术方案编制与交底,作业班组长负责现场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管控;监理方需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包括审核施工安全方案、巡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违规行为下达整改通知。
2.2 结合施工流程的责任制执行节点管控
结合施工流程的责任制执行节点管控,需在关键作业节点设置责任确认环节,确保责任制落地不流于形式。施工准备阶段,需组织各主体召开安全责任交底会,明确各节点责任主体与管控要求,如设备进场前需由材料员、安全员共同验收并签字确认;主体施工阶段,对高风险作业实行 “作业前责任确认制”,由施工班组长、安全员、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安全条件,确认责任落实后方可开工;竣工验收阶段,需形成安全责任验收报告,各主体对分管环节的安全情况签字确认,确保责任追溯可查。
2.3 依托制度文件的责任制落地规范
依托制度文件的责任制落地规范,需通过标准化文件明确责任制执行的流程、标准与要求。制定安全责任清单,详细列明各主体、各岗位的安全 员每日巡查次数、隐患整改跟踪要求;编制安全管理操作手册,规范责任制执 “现场记录 — 逐级上报 — 整改闭环” 的流程;完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 置职责,如项目经理负责应急指挥,安全员负责现场人员疏散,确保事故发生后责任清晰、 制度文件为责任制落地提供规范依据,避免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项目中落实效果的保障策略
3.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构建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构建,需将责任落实情况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激发各主体履行责任的积极性。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每月对各主体、各岗位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指标包括隐患排查数量、整改完成率、安全事故发生率等;设置差异化奖惩措施,对考核优秀的主体或个人给予奖金奖励、评优优先等激励,对未落实责任导致隐患或事故的,采取罚款、约谈、暂停作业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3.2 施工项目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施工项目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需通过常态化培训与宣传,让责任意识深入人员思想。开展针对性培训,对管理人员重点培训责任划 岗位安全职责与操作规范,培训形式可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演练等, 置安全责任公示栏、宣传标语,定期组织安全责任主题班会,分享 故教训;建立 “老带新” 传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员工向新员工 责任意识,从思想层面保障责任制落实。
3.3 责任制落实过程的动态监督与问题整改机制
责任制落实过程的动态监督与问题整改机制,需确保及时发现责任落实中的问题并闭环整改。建立多层级监督体系,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巡查项目,监理方日常监督施工方责任落实,项目内部设置兼职安全监督员,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督,通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隐患上报 APP 等,实时掌握责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违规操作或责任缺失行为。完善问题整改闭环机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时限与验收标准,整改完成后需经监督人员复核确认,确保问题不遗漏、整改不敷衍,持续推动责任制落实效果提升。
四、结论
通过契合安全管理目标、适配参与主体特点、匹配作业流程,为责任制落实奠定基础;通过细化职责划分、管控执行节点、规范制度文件,推动责任制落地执行;通过构建考核奖惩机制、培养责任意识、完善动态监督,保障责任制落实效果。这种体系能有效解决施工项目中责任制模糊、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减少安全事故隐患,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翁彦博,李婷婷,刘丰.施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安全,2023,(09):50-53.
[2]胡平.浅谈施工企业项目安全负责人的能力素养[J].四川建筑,2021,41(05):263-264.
[3]金柴君.浅谈施工项目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J].建筑安全,2020,35(0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