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色彩疗愈:基于能量平衡的心理调适与生活效能提升研究

作者

徐红岩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色彩疗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实际应用。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紧要过渡阶段,面对着学业沉重、就业竞争、社会复杂等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露,传统心理治疗正碰到空前未有的挑战局面,而色彩疗愈这一新兴辅助治疗手段开始被看重,色彩疗法把能量平衡理论当作基础,其主要的原理为,彼此不同的颜色拥有独特频率及能量,这些颜色会与人体的能量场彼此产生交互,可调控个体心理状态的平衡性,提升生活效能。本研究不仅从理论角度拓展了色彩疗愈研究成果,而且在实践角度上扩大了色彩疗愈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规模,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角度看,研究成果能当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及学习效率的重要参考。

一、色彩疗愈的理论基础

色彩疗愈历史经历长久岁月,可追查到诸如埃及、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即便那个时候,人们当时已留意到色彩对身心的独特影响,随着时间的前行,现代色彩疗愈理论慢慢成型,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就是能量平衡学说。随着近现代心理学家对色彩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色彩心理学逐渐成型。这门学科专注于探究色彩对人体心理活动产生的作用,主张“色彩生理过程与色彩心理过程同步交织,二者彼此关联且相互约束”。色彩的美感就是生理上的满足与心理上的快感。[1]

能量平衡学说把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有无数个能量中心分布,各带色调的光,每种皆含有专属频率,能精准地对人体不同能量中心施加作用,当特定颜色的光与对应的能量中心相触时,会引起能量流的波动,如,红光频率可激发人体活力、提升能量水平;蓝光的频率辅助人们达成放松目的,过渡到平静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用人单位的高要求与毕业生掌握技术程度不足成为主要问题。这种情况使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甚至产生自卑和挫败感。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和成年期的初期,位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渴望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但又往往因缺乏沟通技巧和应对经验而陷入困境。

(二)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他们渴望得到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提升生活效能。他们希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趣味性和实用性。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措施,色彩在情绪疏导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不同的色彩在心理和象征上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情绪。[2]

三、色彩疗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调适与生活效能提升的作用机制

(一)情绪调节作用

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红色通常与激情、力量和活力联系在一起。它能激发人的斗志,增强人的自信心,使人充满活力;绿色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给人以清新、舒适和充满活力的感觉。绿色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给人清新、舒适和充满活力的感觉。黄色是一种明亮、欢快的颜色,能唤起积极的情绪,带来快乐和幸福感,改善精神状态,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紫色通常被认为是神秘和高贵的象征,可以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唤醒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它还能帮助人们放松,进入一种深沉、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使人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和舒缓。蓝色可使人放松 , 消除紧张感 ,降低血压 , 所以经常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可以将卧室补充点蓝色色素 , 多看看蓝色 ![4]

(二)增强自我效能感

色彩会影响到人体生理指标的水平,人体接受红色光照射后血压升高,激发人体活力;照射蓝色光可达成血压降低,不同颜色借助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维持人体生理能量平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动力和

毅力,提高生活效能。

四、色彩疗愈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校园环境色彩优化

校园环境色彩的组合,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不同功能区的特性作参考,优化校园环境色彩的组合,诸如图书馆、自习室的学习区域采用浅蓝色或浅绿色,对营造安静、专心致志的学习氛围有效果。

(二)传统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色彩疗法

我校创新地把色彩疗法内容添加到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当中,向学生传达色彩疗法的知识跟途径,引领学生借助色彩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凭借教育活动及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让学生体验色彩疗法效果。

(三)个性化色彩疗法辅导

我校心理普查中分析出预警的学生,我们为其给予个性化色彩疗愈的辅导,在教学楼与宿舍楼布置色彩疗愈工作室,配备经专业考核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参考,筛选个性化色彩疗愈方案,诸如色彩冥想、颜料治疗的手段。

五、结论

色彩不仅能够影响我们的视觉感受,还可以在心理和象征上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影响和理解。心理上,色彩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因此,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色彩疗法在促进大学生心理适应、增进生活效能方面意义非凡,在采用色彩疗法干预后,学生的心理水平达成了积极改变,焦虑、抑郁等不良情感明显下降,心理状况明显转好,在处理学习任务、参与社会事务、探索职业方向等方面更显积极有效。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对色疗的概念与方法认识不足,大量学生对色彩疗法的原理、应用以及效果的基本认知欠缺,为深度挖掘色彩疗法在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对色彩疗法认识的增强,增添教学形式维度。

参考文献:

[1]王鸿红 . 色彩与心理 [J]. 辽宁教育学院报 ,1995(4):88-90.

[2]夏然. 情绪空间[M].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3]韦 耀 阳 , 向 光 富 . 色 彩 疗 法 在 中 学 生 抑 郁 情 绪 辅 导中 的 应 用 [J]. 心 理 技 术 与 应 用 , 2013(3):43-46.DOI:10.3969/j.issn.2095-5588.2013.03.011.

[4]庞松圆 . 中医色彩疗法治疗疾病的理论研究 [J]. 中医药通报 ,2024,23(03):29-32.DOI:10.14046/j.cnki.zyytb2002.2024.03.005.

[5]约翰内斯·伊顿 . 色彩艺术 [M]. 杜定宇 , 译 . 上海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8-16.

[6]田欢 . 色彩疗愈功能的应用与研究 [J]. 流行色 ,2023(7):49-52.DOI:10.3969/j.issn.1005-555X.2023.0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