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
姜永伟 程雷明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林业局 711700
引言
造林的质量决定着生态建设是否能得到一定的恢复,是否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诸多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环境、树种、技术手段等均会对造林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天气状况、土壤退化情况、不合理的种植方法都会造成植物生长不均甚至死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效果。而指明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造林质量已成为当前造林工程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提出有效措施促进造林质量提升,为相应领域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林业工程的生态作用与经济价值
林业工程是绿色工程、生命工程,是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大面积栽植与造林复绿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物种多样性、保护水质和土壤等良好生态作用,并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进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而对达到碳中和做出有益贡献,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安全状态;另一方面,林业除向社会提供木材、纸张、树脂等传统林产品外,还可开发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等形式,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对贫困地区人民而言,更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1.2 营造林质量对生态恢复的影响
营造林的质量对自然环境恢复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营造林,能有效地恢复退化的地面,恢复地面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而不良的营造林不仅难以恢复,甚至可能诱发生态问题,降低生态服务,例如保持水源、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服务功能的绩效。营造林优劣的决定因素包含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土壤状况等众多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营造林质量与林木生长、森林健康、生态效应密切相关,所以应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提高栽植技术质量,维持自然环境适存性,才是获得生态恢复目的的最佳手段。
2、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气候因素
2.1.1 温度与降水量对树种生长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量都是影响林业生长的气候因素。气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以及生长速度,过热或过低的温度会妨碍植被的正常生长。如高温有可能会使植物流失过多的水分,引起植物的干旱,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而过低的温度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生长周期的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植物遭受冻害。温度除了影响植物的生存外,还会间接影响土层水分蒸发,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营养元素的吸收。降水量是植被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每种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程度不同,多雨地区种植喜湿类植物,干旱地区适宜种植抗旱树种,但是缺少降水或季风性降雨量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与生态恢复效果。
2.1.2 风力与光照条件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在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风和光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过大过大的风势会吹倒植株或破坏枝叶,尤其是一些根系发育还不健全的幼龄树苗,会加大它们自身的生长难度,阻碍它们的正常生长。但是适当的风力能促进树体透气、减少病虫害的侵入。太阳对树木合成能量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决定植物是否能得到正常生长及生物量的增长。一般森林中树木需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才能正常生长,尤其在幼苗期,当缺少充足的日照时,植物不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辐射能,使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及抵御恶劣条件的能力会降低。
2.2 土壤条件
2.2.1 土壤类型与肥力对营造林的影响
对于植物生长而言,土壤的种类以及土壤肥沃与否都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树木生长适应的环境也是不同的,部分类型的树木能够生长在沙质土壤上,也有部分能够生长在粘土中。也有些可能会生长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地上以获取更多的养分,还有的会生长在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土地上。土壤的营养成分又会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
3、加强营林质量的措施
3.1 苗木选育与栽培技术
3.1.1 优化苗木品种选择
选择好适合的、抗性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作为造林用树材料是保证造林质量的关键。能提高苗木生长速度和生长的健康情况,进而提高林业工程经济效益。因为每个树种的环境都有不同的环境要求,所以一定要选定符合当地环境、土壤条件、水分条件要求的树种。例如:有的树种更适宜生长于湿润地区,有的树种则能在干旱地区生存和繁衍。除了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征考虑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收益、生态环境发挥和恢复力等综合方面的需求。通过比较这些树种的适应性选择优良的生产效益高、产量好、质量好的种子,可以大大提升整个造林的生产效益。重视本土优良树种的培育研究工作、引进异地优良、适应能力强的商业化树种的科学研究,将会为我们林业工程造林工作打造更好更大的幼苗培育,为生态修复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3.1.2 加强苗木育苗管理
在栽种树木时,要想确保树木成长的好且成活率高,就离不开树苗种植后的早期管理,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正规严实的方法去培育树木,确保树木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形成良好的品质特征。第一,我们应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这种种植环境的选择会涉及到空气温湿度、日光强度等问题,为我们选择生长较好的种植环境。第二,在种植时,我们要注重供水量,将所投放的水肥在每个生长阶段满足树苗的需求,同时我们还需要经常观测及防治病虫害,不能让树苗受到这些病虫的侵害而影响其发育成长,第三,我们在选配培养基质、改良土质等方面也应该着重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促使树木根部正常发育,提升树木的抗性与适应能力,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确保幼苗的质量及成活几率,才能为林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2 栽植与抚育技术的优化
3.2.1 改进栽植方法与技术
合理的种植技术有助于提升种植水平。播种的方式影响着树木生长的环境、树根的生长以及生长速率。种植过程中要选择最适宜种植方式,也就是要选择最适合种子树根生长的种植方式,例如种植过程中种植树木之间的空隙距离、埋入土壤的深浅,使得树木生长时有足够空间成长自己的根系。种植过深或是过浅都会对树根的自然生长造成影响,导致树木幼苗生长状况不佳。因此要特别注意根部保护、控制土壤的松软度,保证树木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供应。另外,时间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也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在相应的季节进行播种,避免受环境气候的不利影响。为了能够提升幼苗存活率,还可以采用一些手段辅助种植过程,例如引导水的流向、防风等等,以降低外在环境影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例如自动化种植,也能够提升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种植效益。
结论
影响造林的元素有很多,其中影响造林的重要因素为树种的选择、土质以及气象的改变和栽培的技术,提高森林的效能应从多方面、全方位来施加,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采用栽培技术、加强管理,通过优化土地的性质、土壤和环境来促进森林的质量,使森林的生态效应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 刘伟锋 ; 张永清 . 林业工程中土壤条件对营造林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林业科学 , 2023(4): 50-54.
[2] 陈国栋; 周晓丹. 气候变化对我国营造林效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生态环境学报 , 2022(11): 85-89.
[3] 高文杰; 李明涛. 苗木质量与栽植技术对营林效果的影响[J]. 林业工程 , 2024(6):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