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技工教育班主任德育方法探究

作者

郑敏 樊静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402160

引言

技工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技工教育中,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还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技工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

1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技工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学习效果层面看,技工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心理状态复杂多变。若教育方式契合其心理特点,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比如,采用形象生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符合他们好奇心强、渴望探索的心理,可使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易理解和吸收,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在个人成长方面,关注学生心理特点有助于培养其健全人格。

2 技工学生常见心理特点

2.1 自我意识强烈

技工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在社会中的地位,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容易因受到批评或否定而产生自卑、愤怒等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自负和自傲,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

2.2 情绪波动较大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技工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方面的原因,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他们可能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丧气,也可能因为与同学的一点小矛盾而大发雷霆。而且,他们的情绪表达往往比较直接和强烈,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2.3 逆反心理突出

技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想法,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再盲目听从,而是喜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当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受到外界的干涉和限制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故意违抗家长和老师的意愿,与他们对着干。这种逆反心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还会给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德育方法

3.1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分类德育引导

技工学生来自不同背景,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显著。基于这一心理特点,德育需分层分类开展。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鼓励与关注,在班级活动中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安排小型演讲、才艺表演等,让他们在获得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对于性格外向、过于自负的学生,则要适时设置挫折情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不足。

3.2 把握情绪规律,开展情绪管理德育活动技工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且不稳定。班主任要把握这一心理规律,开展情绪管理德育活动。开设情绪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影响,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模拟同学间因小事产生愤怒情绪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情绪变化并思考应对方法。建立情绪宣泄室,配备沙袋、涂鸦墙等设施,为学生提供安全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

3.3 顺应从众心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德育氛围

技工学生从众心理明显,渴望融入集体。班主任可顺应这一心理特点,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德育氛围。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和道德准则,通过班会、班级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受到规范约束和道德熏陶。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文体比赛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活动中,树立正面榜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例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对主动帮助他人、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从“从众”到“自觉”的转变。

3.4 关注逆反心理,采用疏导式德育沟通策略

技工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对说教式教育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要关注这一心理特点,采用疏导式德育沟通策略。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避免居高临下的指责和命令。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事情的全貌和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例如,学生因违反纪律被批评后产生逆反情绪,班主任先不急于批评,而是与他们谈心,询问违反纪律的原因,是受到他人影响还是自身情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后果,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同时,采用迂回的方式开展德育,通过讲述故事、分享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化解逆反心理,提高德育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技工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技工教育班主任德育方法。研究表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开展个性化德育、运用多样化德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等德育方法能够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方法,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管窥心理健康教育与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 . 周雄斌 . 知识窗 ( 教师版 ),2018(06)

[2] 用心呵护 用爱陪伴——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袁巧莲 . 启迪与智慧 ( 教育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