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工会在促进师生有效沟通及教育教学高速发展的实践探索

作者

董清华

柳河县柳河镇胜利小学 135300

小学工会作为维护教师权益、协调学校管理的重要组织,在促进师生有效沟通和教育教学高速发展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工会工作的实际需求,探讨了如何通过民主沟通平台的搭建、教育教学培训的深化以及师生互助机制的构建,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工作的科学实践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信任,优化教学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建立常态化师生民主沟通平台

师生沟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但在现实情境中,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往往因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而不足。小学工会作为民主管理的实践者,应主动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让师生在平等、开放的环境中表达诉求与建议。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在于民主参与理论,即通过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增强师生互信,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工会可通过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和“教学反馈会”实现师生间的深度交流。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校性座谈会,邀请各年级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参与。在座谈会前,工会需提前征集学生关心的议题,如课堂互动方式、作业布置合理性等,并邀请相关学科教师现场回应。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解题方法不够直观,教师可借此调整教学策略,引入生活化案例辅助讲解。此外,工会可设立“师生意见箱”并开通线上匿名反馈渠道,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声音能够及时传达。工会干部需定期整理反馈内容,形成报告提交学校管理层,推动问题解决。例如,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互动少”问题,工会可建议教师增加小组讨论环节,并由工会监督落实情况。通过这些举措,师生沟通从单向传递转向双向互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沟通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的依据。例如,通过座谈会和反馈渠道,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课堂节奏的反馈后,可以调整教学进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深化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培训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系统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小学工会作为教师的“娘家人”,应立足教师实际需求,组织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

例如,工会可依托校内资源,联合教务处开展“教学案例研讨”和“课堂实操培训”活动。工会可以每月组织一次“优秀教学案例分享会”,邀请骨干教师展示其在课堂管理、学生激励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组织参会教师进行分组讨论与模拟演练。这种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平台,还能通过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针对新入职教师,工会可设计“师徒结对”计划,由资深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重点解决其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如课堂纪律管理、学困生辅导等。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新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能力。此外,工会还可定期邀请校外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紧扣教学痛点。例如,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一问题,专家可结合实例讲解互动技巧,如游戏化教学、情境创设等,并安排教师现场实践。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培训后,工会需跟进教学改进情况,收集反馈并优化内容。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直接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实现了师生互动与教学发展的双赢。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以工会为主导的专业培训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困境。例如,通过“教学案例研讨”活动,教师们可以分享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拓宽教学思路;而“师徒结对”计划则为新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路径,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三、构建师生双向互助机制

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双向的情感投入与行动支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单向的互动模式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疏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小学工会作为学校内部的重要组织,应创新工作模式,搭建师生互助平台,鼓励师生在学业与生活中相互支持,增强情感联结。

例如,工会可设计“师生结对互助”项目,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师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重点关注其学习困难与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工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担任“小助教”,协助教师管理课堂或辅导同伴,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此外,工会可定期举办“师生共读一本书”“校园劳动日”等活动,促进师生在非教学场景中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重大节日或学期末,工会可策划“感恩交流会”,邀请学生通过书信、手工礼物等形式表达对教师的感谢,教师则反馈鼓励与期望。此类活动不仅强化了师生情感纽带,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与同理心。例如,某校工会在实施互助项目后,教师发现学生课堂专注度显著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这一机制通过情感与行动的双向支持,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互助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师生结对互助”项目,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学生在担任“小助教”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师生在共同的学习体验中增进了情感交流,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隔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工会在促进师生有效沟通和教育教学高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通过建立常态化民主沟通平台、深化教师专业培训、构建师生双向互助机制,工会能够有效打破师生交流壁垒,激发教学活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立华,张悦.小学工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探索——基于民主协商平台的实证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S1):132-135

[2] 刘雅雯.”双减”背景下小学工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