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优化小学班级管理
和若赧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学校 云南丽江 674100
一、引言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班级管理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优化班级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立德树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日常教育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重他人等。例如,组织“诚信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身边诚信的故事,讨论诚信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诚信这一价值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通过榜样示范、激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设立“文明小标兵”“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够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例如,组织班级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团结协作,共同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三、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缺乏人文关怀
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于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采用强制、命令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种管理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批评和惩罚,而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导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包揽了班级管理的一切事务,学生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比如,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教师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是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规章制度缺乏认同感和执行的自觉性。
(三)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脱节
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导致班级管理缺乏灵魂和内涵。例如,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四、以德树人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例如,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通过选举班干部、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在班干部的选举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选出大家信任的班干部。班级管理委员会可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各种班级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全过程
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善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同时,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例如,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五、结论
以德树人是小学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全过程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优化小学班级管理,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 晓 丽 . 基 于 立 德 树 人 视 角 对 小 学 班 级 管 理 探 析 [J]. 新 教育 ,2024,(35):14-15.
[2] 陈秀红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班级德育管理新思考 [J]. 甘肃教育 ,2024,(1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