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红色文化元素对高中语文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朱彩霞 林芳漩 秦栩晨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索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以解决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红色经典文本的精神内涵,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力求实现家国情怀培养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闭环。

一、红色文化元素对培养家国情怀的价值

红色文化元素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标识与文化载体,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精神内核来看,红色文化元素凝结着中华民族在危亡时刻的集体觉醒,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从教育功能而言,红色文化元素能够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红色故事中具体的人物与事件,如《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豪迈担当,《红岩》中江姐等烈士对信仰的坚守,可将抽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此外,红色文化元素所承载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品质,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能够引导学生在历史语境中构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家国同构的价值认知,使家国情怀从认知层面升华为行为自觉,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红色文化元素培养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教学层面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红色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培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红色文化教育普遍存在浅表化、碎片化的问题,教师往往局限于课文内容的知识性讲解,未能深入挖掘红色经典作品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为突破这一困境,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教师应当对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进行深度解读和资源整合,建立以革命精神谱系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在《七律·长征》的教学中,不仅要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更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长征历史场景,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如在《红岩》教学中组织狱中斗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开展思辨性教学活动,围绕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等议题组织课堂辩论,促进学生将红色传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这些举措,使红色文化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二)课外阅读层面

课外阅读是深化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学生的红色经典阅读普遍存在阅读量不足、阅读深度不够的问题,许多学生对红色文学作品缺乏兴趣,阅读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难以产生真正的精神共鸣,种状况不仅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承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红色阅读推进机制;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遴选红色经典书目,构建阶梯式阅读体系:对低年级学生推荐《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故事性强的作品,对高年级学生则可选读《苦难辉煌》《火种》等更具思想深度的著作;同时,创新阅读活动形式,定期举办红色经典读书会,设置革命家书诵读、英雄人物访谈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将优秀读后感汇编成册,在校园网开设红色阅读专栏,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措施,让红色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

(三)实践活动层面

实践体验是红色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学校的红色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参观革命遗址变成简单打卡,纪念活动沦为程式化仪式,难以触动学生心灵,这种缺乏深度的实践模式,严重削弱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先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链条,在参观革命纪念馆前,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历史背景,参观过程中,开展寻找最感人的革命文物等活动,参观结束后,举办革命精神当代价值研讨会;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如编排红色题材校园剧,设计重走长征路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红色精神;推动实践成果转化,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旧址志愿服务等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从认知层面延伸到实践层面,通过这些深度体验,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

(四)校园文化层面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至关重要,但当前许多学校的红色文化建设存在表面化、碎片化的问题,红色元素往往仅出现在重要纪念日,未能融入日常教育生活,这种状况不利于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构建长效化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将红色元素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立体化的红色文化空间,在教学楼设置革命精神主题长廊,在图书馆开辟红色经典阅读区,利用校园景观展示当地革命历史;建立常态化的教育活动体系,日常开展红色晨读、革命故事广播等活动,周期性举办红色文化周、革命歌曲合唱节等特色活动;创新传播方式,开发校园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经典,通过这些举措,让红色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

三、结束语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实现红色文化元素与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机融合。本研究提出的分层递进式实践策略,既注重红色经典的价值挖掘,又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新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提供了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周小芬 . 红色文化视角下类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语文世界 ,2025(11):26-27.

[2] 董卫国 .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党史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J]. 天津教育 ,2025(7):18-21.

[3] 张楚英 .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教育的有效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4(33):4-6.

基金项目: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立项课题《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2024410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