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于永全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长春 130022
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物理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特理念、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掌握物理知识是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关键,同时,物理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质,也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所以,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构建一种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知识
初中是学生初次基础物理知识的极端,物理的特点是抽象性,需要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这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极高。然而,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育阶段,如果教师能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加深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其包含的很多现象都需要学生经过实验的探索和观察才能获得,在观察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识,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 利用问题引导,强化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和创造,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以,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具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加强他们的数学观念,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含义,更好地认识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1]。
以人教版九年级“串联和并联”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初识电路连接。教师提供电池、导线、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要求各组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核心问题:“如何连接才能使两个灯泡同时亮或同时灭?”“能否设计一种连接方式,使一个灯泡亮时另一个可以不亮?”“开关在不同位置时,对电路控制有什么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实验探索,记录各种连接方式和现象,绘制所连接电路的示意图。在这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观察电流路径,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连接方式。在引导学生分析串联与并联特点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串联电路:“在哪种连接方式下,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也不亮了?”“这种连接方式中,电流有几条路径?”“开关位置改变会影响它对电路的控制吗?”;并联电路:“在哪种连接方式下,即使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仍能发光?”“这种连接方式中,电流的路径有什么特点?”“多个开关在不同支路时,各自控制什么?”,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自主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用表格形式对比呈现两种电路的差异。通过这种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物理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实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思考的环境,让他们展开自主思考,自主归纳科学结论,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以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问探究问题: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如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如何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实验一: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画有角度的白纸板,改变入射角度( 30∘ 、 45∘ 、 60∘ ),测量并记录反射角度;实验二:折叠光屏,探究三线共面关系;实验三:逆向照射反射光线,验证光路可逆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通过多组数据归纳反射定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设计以下挑战任务:利用反射原理设计" 光线迷宫",使激光经过多次反射后击中目标,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黑暗角落不直接照射的情况下照亮目标?" ;创意应用:" 设计一个利用反射原理的简易潜望镜"。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和思维挑战任务,将抽象的光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探究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体现 " 做中学、思中悟 " 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物理思维训练,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根本要求,也有利于落实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所以,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要革新教学方式,把握思维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晓磊 . 指向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实践[J]. 新课程研究 .2024(30):120-122.
[2] 钱海霞 .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J]. 中学科技 .2024(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