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永春烘干点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

刘泉煌

永春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福建省泉州市 362600

1、引言

乡村振兴靠农业现代化来支撑,而农业生产关键在于粮食烘干环节,因为这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经济收益。这几年气候变化了且极端天气老是出现,所以传统晾晒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了,山区丘陵地带更是如此,由于这里耕地分散且机械化程度低。永春位于东南沿海丘陵区,地形复杂且耕地分布零零散散,在这种情况下,烘干点建设成了提升农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手段。但是实地调研发现,虽然烘干点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在运营时还是有很多难题。例如设备利用率低、技术人才少、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按照“轻量化设备 + 灵活调度 + 政策扶持”这个思路,拿出流动烘干点建设方案,想要依靠跨村共享服务模式优化资源利用并由乡镇统筹管理,从而达成设备高效调度和长期稳定运行的目标,这一探索不但给永春农业现代化找出解决办法,而且对其他类似地区的烘干点建设也有益处。

2、永春烘干点建设现状分析

2.1 现有烘干点设施条件评估

永春烘干点的设施条件当前很不整齐,就设备类型来说,传统固定式烘干设备占主导,占比超 70% 且新型轻量化移动式设备未被广泛使用,这些固定设备虽有一定规模效益但购置和维护成本高所以实际利用率低。并且技术人才缺少特别明显,好多操作人员没接受系统专业培训从而设备运行效率低且故障频发,在配套设施上,有些烘干点仓储和运输系统不完善,难以与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虽然这几年政府对烘干点建设资金投入加大了,但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整体服务能力还需提高,这个情况说明传统模式没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得靠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优化来改变现状。

2.2 烘干点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永春烘干点由乡镇农业部门或者合作社运营管理,实际操作时面临不少难题,因为没有统一调度机制,各个烘干点信息沟通不好,资源分配不合理,农忙时设备不是闲置就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并且现行管理模式大多靠单方主体,没充分发动多方力量参与,这就限制了烘干点功能的拓展,像跨村服务,流动烘干设备的应用还在探索,共享模式的潜力也没完全发挥出来,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采用更灵活的管理方式。比如由乡镇农业部门牵头制定动态调度方案,按照作物成熟的时间表合理规划流动路线以提升设备利用率,另外也要鼓励合作社和企业合作,一起负担运营成本,让烘干点朝着多元化服务发展,最终达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3、永春烘干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及改进建议

永春是典型山区丘陵地区,所以农业发展急需烘干点,但当下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限制了烘干点功能的发挥。另外,配套电力供应和道路条件也不达标,偏远山区烘干点经常因供电不稳定或者运输不方便影响运营效率。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优化布局开始,合理规划建设规模,让烘干点更好匹配当地农业生产,并且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例如改善农村电网和道路网络,保障烘干设备稳定运行高效服务农民。引入“轻量化设备 + 灵活调度”模式,可探索流动烘干点可行性,从而解决山区耕地分散问题,提升整体服务覆盖率和设备使用率。

3.2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及解决方案

永春烘干点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调研显示好多烘干点的操作人员没接受过专业培训,致使设备运行效率低且存在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设备技术含量不高、能耗大、烘干效果还不稳定,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高质量农产品加工的需求。这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永春粮食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但科学烘干处理的仅占 30% ,剩下的大多靠自然晾晒,这不但效率差,还容易因天气受损,所以得加强技术培训,让操作人员定期学习先进设备使用方法并请专家现场指导,另外要鼓励引进智能化、节能型烘干设备,用政策补贴降低购置成本以推动技术升级,同时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使烘干点之间分享经验、开展技术协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给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打基础。

3.3 管理机制不健全及优化措施

永春烘干点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受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当下多数烘干点由个体农户或者小型合作社自行管理,缺少统一协调与规范标准,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且运营混乱,像作物成熟高峰时,有些烘干点设备超负荷运转出故障,而其他地方的设备却闲置着,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并且责任划分和监督机制不明朗,致使部分烘干点维护保养投入不够,积久成患变成安全隐患。要改善这种局面,可由乡镇农业部门或者合作社带头,统筹烘干点运营工作,依据作物成熟时间表制定科学流动路线,达成跨村共享服务以最大程度提升设备利用率,另外还要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并加强日常监管,保障设备一直保持良好状态,而且要用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调动管理者积极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4 环保要求与实际运营的矛盾及协调策略

永春烘干点建设过程中,环保要求与实际运营存在矛盾且不容忽视。这几年国家不断严格农业生产环保标准,可实际操作时好多烘干点仍用传统的燃煤或者燃油设备,这既污染环境又让运营成本增加,离绿色农业发展目标有一定距离。要缓解这种矛盾,可以推广像太阳能、生物质能之类的清洁能源烘干设备,因为这既能契合环保要求,又可减少长期运营成本,而且政府也该拿出专项补贴政策来支持企业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设备以助力烘干点进行技术改造,多方协作就能平衡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给永春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结论

永春属于典型山区丘陵地带,农业发展遭遇耕地分散、烘干设施欠缺等实际问题。研究显示,永春现今的烘干点建设在提升农产品品质、延长保存时长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上虽有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问题,如设备利用率不高、技术人员短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轻量化设备 + 灵活调度 + 政策扶持”是研究思路,流动烘干点这种建设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引进移动式烘干设备并让跨村共享服务与乡镇统筹管理相结合,不但能使设备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能够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建立政策扶持和长效激励机制可给烘干点可持续发展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夏长坤 , 庄怀宇 , 王翔巍 , 侍卓瑶 . 宿迁市粮食烘干中心 ( 点 ) 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研究 [J]. 农机质量与监督 , 2024, (04): 30-32.

[2] 张雄, 程志刚. 天门市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分析与对策[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 2023, (06): 19-21.

[3] 李先鹏, 赵莹. 加快我国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 农机质量与监督 , 2023, (02):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