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刘惠敏
湖南省永兴县第一中学 423300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中学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生命观念、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项目式教学则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从协同育人视角探索实施路径,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协同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从学生个人成长来看,这有助于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深度融合。生物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如生命伦理、生态责任等,能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生物问题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发展。于教学层面而言,打破了传统生物教学与思政教育割裂的局面。项目式教学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载体,使思政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实效性;思政元素则为生物教学注入人文精神,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2 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
2.1 教师思政意识与专业能力融合不足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面临教师思政意识与专业能力融合不够的问题。部分生物教师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开展项目式教学,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较浅,仅将其视为额外任务,未真正理解其与生物教学的内在联系。在项目设计时,难以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导致思政教育与生物教学“两张皮”。
2.2 思政资源挖掘与整合不够系统
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存在思政资源挖掘与整合缺乏系统性的问题。生物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如生物进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物技术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但教师在挖掘时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在项目教学中,可能只是零散地提及一些思政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政资源体系。而且,不同生物项目之间的思政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未能构建起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思政教育框架。
2.3 协同育人机制与评价反馈不完善
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协同育人机制和评价反馈体系尚不完善。在学校内部,生物教师与思政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协同教学机制。生物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难以得到思政教师的专业指导,无法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和重点。同时,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协同育人渠道也不畅通,未能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参与课程思政教育。在评价反馈方面,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和方法。
3 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1 教学目标协同设定,筑牢育人根基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首要路径是教学目标协同设定。生物学科教学目标通常聚焦于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与科学思维培养,而课程思政目标侧重于价值观塑造、品德修养培育。二者协同设定,需深入剖析生物项目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教学中,生物学教学目标可设定为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态平衡的原理及维持机制等;思政目标则可设定为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拓展育人维度
实现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是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的关键路径。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巧妙整合。在项目教学里,以生物知识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如在“遗传与进化”项目中,讲述科学家孟德尔、摩尔根等的研究历程,他们历经无数次实验失败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重大成果,这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可借此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创新意识。
3.3 教学方法多元创新,增强育人实效
多元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协同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路径。项目式教学本身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特点,结合课程思政需求,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生物项目教学中,引入与项目相关的真实案例,如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与修复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和思政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3.4 教学评价综合全面,保障育人质量
建立综合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协同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而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评价应更加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政素养,如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协同育人视角下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将生物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思政素养,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展敏芝. 课堂内外( 高中版 ),2023(48)
[2] 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J]. 郭进 . 学周刊 ,2023(13)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 B04 类课题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名称“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学生物项目式教学的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 XJK24CJC0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