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革命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研究
刘桂芬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引言: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鼓励开发红色教育实践课程,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提到,要结合革命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由此可见,革命文化传播教育是中职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革命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内容呈现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在革命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传统讲授方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尽管新媒体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教师仅利用多媒体设备简单展示文字和图片,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增强教学趣味性,提升学习体验方面的优势。
(二)传播内容深度不够
教师在开展革命文化传播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革命文化内容和历史事件的介绍,忽视了对革命文化的深层挖掘和讲解,导致传播内容的深度较浅,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同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建立革命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联结,致使学生难以把握革命文化的当代意义与实践路径。这不仅削弱了革命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制约了学生将革命精神内化为价值信念并外化为行为实践的能力培养。
(三)传播资源整合不足
当前革命文化教育存在资源碎片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未能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校内外革命文化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性整合,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多维呈现,也削弱了实践育人的整体效果。
(四)学生参与度不足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快速有效的获取革命文化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但是,由于学校教育活动设计存在互动性缺失,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导致许多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
二、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革命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创新内容呈现形式
在新媒体技术赋能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传播需要构建一个整合AR/VR、UGC 等技术的立体化内容呈现体系。中职学校可以针对生动化革命文化传播组建德育资源开发团队,针对当地革命遗迹和所在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遴选优质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重构,例如运用 3D 扫描和全景拍摄技术对革命遗址、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档;开发革命历史事件的VR 情景库,如"VR 长征体验 "、"AR 红色记忆 " 等项目。应用 AI 辅助创作工具,自动生成革命故事漫画、动画等衍生内容,开发革命文化教育游戏,如 " 红色记忆拼图 " 等互动应用等。
(二)深化传播内容
实现革命文化教育从历史认知到价值内化的深层转化,开发团队要设计 "专业 + 革命精神 " 的特色课程模块,开展基于专业情境的革命精神实践项目,建立 " 认知 - 认同 - 践行 " 的阶梯式培养模式,通过教 - 学 - 评一体化设计,开发革命精神行为养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旅游专业在学习红色旅游资源,教师运用 360 度全景技术还原革命遗址历史场景创设情境,利用 AI 虚拟导游讲述革命故事,引导同学们通过 VR 与革命人物进行对话,了解革命人物走上革命道路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些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品质和丰富内涵,并且通过革命故事演说、革命剧本演绎、红色线路设计等形式践行革命文化的传播,帮助学生积极构建革命文化精神与学生的职业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革命精神来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优化整合传播资源
目前许多短视频中包含丰富的革命文化,这些短视频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有趣,可以结合学生对自媒体的偏好,构建" 两微一抖+B 站" 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设计革命文化沉浸式直播课程,实现远程 VR 研学;另外,开发革命文化知识图谱,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同时积极挖掘当地的革命文化教学资源,如档案馆、博物馆等,与这些革命文化机构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拓宽学生的革命文化教学基地,丰富学生的革命文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生不仅可以去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遗址,从而更加生动的体会革命文化,促进对革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成为这些场馆的志愿者,为市民提供讲解服务。
(四)提高学生参与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革命文化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开展革命文化传播实践项目,如动漫专业举行制作革命英雄IP 形象及周边衍生品竞赛;计算机专业开展革命文化短视频、H5等创作竞赛;物流专业模拟 " 抗战物资运输路线 " 沙盘推演;英语专业开展红色故事英文戏剧排演和红色景点英文标识系统改造项目;电商专业开展革命老区特产电商助农计划等,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真正体会到革命文化的魅力,增强革命文化学习和传播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结语:
新媒体时代为革命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赋能与创新契机,中职学校应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构建 " 技术—内容—实践—评价 " 四位一体的革命文化育人体系,实现革命精神从认知到践行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 王佳 . 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策略探究——以上海为例[J]. 成才之路 ,2024,No.779(07):57-60.
[2] 杨燕萍 . 海南革命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应用原则及策略 [J]. 新教育 ,2024,No.602(1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