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作者

黄颖

衡阳县大安乡水寺中学 421200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从学习效果层面看,兴趣是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当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会主动投入时间与精力,积极思考、探索知识。比如阅读课文时,兴趣会促使他们深入剖析字词含义、文章结构与主旨,而非被动完成任务。如此,知识吸收更高效,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在能力培养方面,语文学习涵盖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兴趣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朗诵、写作等活动,在不断实践中锻炼表达、理解与思维能力。以写作为例,有兴趣的学生会更主动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现状

2.1 课堂参与度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在当下初中语文课堂里,学生参与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活跃的学生总是积极响应教师,踊跃举手发言,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思维活跃且表达流畅。然而,更多的学生却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成为课堂上的“沉默者”。他们在教师提问时,眼神躲闪、低头不语,即便知晓答案也不愿主动分享。小组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只是象征性地参与,不深入思考问题,依赖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果。

2.2 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

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在预习环节,不少学生只是简单浏览课文,对生字词、文章背景等基础内容都未认真查阅资料了解,更不会主动思考课文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主动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课后,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部分学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抄袭作业、不认真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写作练习为例,有些学生总是等待教师给出详细的写作思路和范文后才动笔,缺乏自主构思和创作的积极性。

2.3 对语文课外拓展活动兴趣淡薄

语文课外拓展活动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许多学生对此类活动兴趣不高。学校组织的文学社团活动,如诗歌朗诵社、文学创作社等,报名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且部分学生在加入后积极性不高,经常缺席活动。对于语文阅读分享会、演讲比赛、书法展览等课外活动,很多学生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在课外阅读方面,除了教师强制要求的必读书目外,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和时间都很少。

3 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3.1 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资源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得力助手。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播放一段热烈激昂的安塞腰鼓表演视频,那磅礴的气势、奔放的舞姿、震天的鼓声,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仿佛置身于表演现场,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3.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碰撞思维火花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为每个小组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小说《故乡》时,让学生分组讨论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及原因。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有的从文本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进行分析,有的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社会因素对闰土的影响。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启发、补充,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

3.3 引入生活实际案例,增强学习代入感

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将生活实际案例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桥梁,如城市里的立交桥、乡村的小石桥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桥梁的结构特点、建造原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回到课文,对比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方法。

3.4 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习视野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举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表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开展书法比赛,让学生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结构美和书法艺术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激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和开展多样化语文活动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三点齐发:“ 跨” 出初中语文教学新生态 . 周哲鑫 . 中学语文 ,2025(11)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吟诵教学的实践探究 . 谢晓雯 . 考试周刊 ,20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