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探究
宗波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淄博 255300
一、研究背景
图书馆网站上提供的文献资源是数字图书馆时代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互联网上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让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海量信息。今天 AI 和信息技术高度进步,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利用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 提升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与环境管理能力。”【1】智慧图书馆是由数字图书馆逐步发展而来,尤其在 AI、大数据、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下,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在学科知识挖掘和读者的需求分析做了深入的研究。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高校图书馆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图书馆自身的文献建设和读者服务,重点选择调研京津地区 5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为下一步智慧图书馆门户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京津地区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和天津大学图书馆,主要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网络调研的内容选取了京津地区部分“双一流”建设的学术类高校图书馆网站,主要调研图书馆网站门户所提供的搜索引擎、栏目设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等方面。
三、图书馆网站建设调研
1. 搜索引擎。北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未名学术搜索,不仅包含传统的学术资源,还包括多媒体资源、古籍资源等,涵盖更全面。清华大学图书馆首页有三个搜索引擎,分别是水木搜索、数据库、电子期刊,划分更加专业细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用分类检索框,分别是馆藏资源、云书房等 7 个检索。南开大学图书馆采用分类检索框,分别是南开搜索、一站式检索等 7 个检索。天津大学图书馆搜索引擎设计独特,设计成为下拉式的表单,包含馆藏资源、求实搜索、资源地图等,其中资源地图成为其特色功能,学术资源地图是基于学科聚类和数据驱动的多维度学科导航,将订购的电子资源映射到教育部学科。从上述情况看除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未名搜索是整体检索外,其他高校图书馆都做了进一步垂直细分,提高查找的精准度。
2. 栏目设置。北京大学图书馆分为信息服务、文献保障、文化教育、交流互动4 个栏目;清华大学图书馆分为借阅、资源、空间、学习支持、科研支持、概况 6 个栏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为文献资源、借阅服务、学习服务、科研服务、空间服务和悦读人图 6 个栏目,其中资源 1 项,服务 4 项,特色栏目1 项;南开大学图书馆分为图书馆指南、资源、服务和文化推广4 个栏目;天津大学图书馆包含本馆概况、借阅服务、空间服务、科研服务、文献资源和文化活动 6 个栏目。综合以上栏目设置分析,全部 5 所图书馆都提供了资源、服务或支持,其中4 所图书馆设置了文化及相关文化教育活动,3 所提到空间、借阅、科研,北京大学图书馆突出了科研和学术交流。由此可见图书馆重要任务排序的话,资源和服务是一致的共识,文化教育紧随其后,空间、借阅和科研也是工作的重点。
3. 资源建设。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显示本馆及其分馆总藏书量(纸本图书)达到 800 万册,在图书馆数据库导航可以查阅到 909 个数据库,电子图书120 个数据库,电子期刊 136 个数据库,报纸 39 个。清华大学图书馆据其统计实体馆藏纸质总量约 597 万册包含了专业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藏书,数字资源库 943 个,电子图书 958.16 万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书量 430 余万册,纸本期刊 2500 余种,数据库 1028 种。南开大学图书馆入藏图书固定资产总计431.48 万册,其中纸质书 302.78 万册,纸质刊 43.10 万册,电子书 81.53 万册,电子刊2.99 万种,拥有可访问的数据库172 个,子库484 个;天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总量 348 万册,电子书 234 万种,电子刊 6.6 万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77 个。
4. 读者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情报、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 60 项服务并提供查询,主要涵盖了信息服务、空间服务、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嵌入式课程、讲座培训、研究咨询多种学科服务,提供学科馆员信息,还有特色的书院馆员制度,帮助读者更加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教材教参、常规图书借阅和数字资源的分类指引等,在智能设备方面提供多种自助设备,可实现自助借还、自助文印等服务,通过升级改造清华大学图书馆系统实现了对全网域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获取,支持在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访问数字资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提供借阅、自助服务、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教参资源、本校学位论文、教育培训、学科服务及各类特色空间服务。南开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读者服务主要是流通服务、知识服务、智能化服务、多媒体设备使用服务等四大类服务,图书馆积极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成立学科服务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天津大学图书馆建设有天津大学文库、日新书斋、“七星灯火”书房、青竹书屋、冯骥才作品阅览专区等各类特色服务空间。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素养培训、学科知识、科技查新与查收查引、学术数据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各个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设有图书借阅、知识服务、空间服务、文化展览服务、信息素养培训等,图书馆网站应该重点建设和推广此类服务。
四、总结
图书馆网站是建立在馆内外各类资源和服务基础之上,应重点明确的指出图书馆目前拥有的文献资源和读者服务,同时应建立目录清晰、重点突出的网站导航结构,并提供馆藏一站式检索。在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存储高速增长,算力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满足读者对学术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获取资源更加迅捷化、全面化、全时化,对图书馆结构布局和信息系统的要求更加智慧化。图书馆应顺应这一趋势变化,积极拥抱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大力推进图书馆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权 .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 : 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47(01):4-14.DOI:10.13530/j.cnki.jlis.2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