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照明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作者

薛春泉

身份证 120110198710311236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照明系统作为电气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照明系统存在能耗高、控制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等弊端,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效能源利用和智能环境控制的需求。

一、智能照明系统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基础概述

1.1 智能照明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智能照明系统由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协同构成。硬件部分包含智能灯具、各类传感器、控制模块及通信设备。软件系统则负责处理信息、制定控制逻辑。其工作原理基于感知、分析、执行的闭环流程: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如光线强度、人员活动情况等,通过通信设备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依据预设算法或用户指令进行分析,生成调节指令。最终由控制模块执行指令,实现灯具的开关、亮度调节或模式切换。

1.2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以电气技术为基础,融合自动化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实现电气系统自动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内涵是通过减少人工操作,提升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与精准性,涵盖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及各类用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从发展趋势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演进。智能化体现为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使系统具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可应对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集成化则强调将分散的电气子系统整合为统一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控制,打破传统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形成更高效的整体管控体系。

1.3 二者的关联性与融合价值

智能照明系统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照明领域的具体应用,二者存在紧密的技术关联性。智能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依赖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理论与技术支撑,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为智能照明提供了更先进的实现手段。二者的融合具有显著价值。从功能层面,融合后的系统能实现照明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联动控制,例如工业场景中照明可与生产设备同步启停,提升整体运行协调性。从效率层面,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精准控制能力,智能照明系统的调节更及时、准确,进一步降低能耗。

二、智能照明系统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分析

2.1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传统照明系统往往依赖人工控制,易出现长明灯、过亮照明等能源浪费现象。而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照明系统,能通过传感器与自动化控制逻辑实现动态调节。这种按需分配的照明模式,避免了无效能耗的产生。智能照明系统可与建筑或工业场所的整体能源管理系统联动,根据不同时段的能源供需状况调整照明策略,使能源分配更趋合理,从整体上减少能源消耗,契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2 增强系统控制精度与灵活性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框架下,智能照明系统摆脱了单一开关控制的束缚,具备更精细的控制能力。工业生产车间的不同工位可根据作业类型获得差异化的光照强度,办公区域能随人员分布动态调整照明范围。系统的控制方式具有高度灵活性,操作人员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的界面,便捷地修改照明参数、预设照明模式,甚至远程操控不同区域的照明状态。当场所功能发生变化时,无需对线路进行大规模改造,仅通过软件设置即可完成照明系统的适配调整,大幅提升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2.3 降低运维成本

传统照明系统需要人工定期对灯具进行巡查,这样不仅需要较大劳动量,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灯具存在的问题。如果将智能照明系统结合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自动化监测会自动实时监控灯具的运行情况,比如灯具亮度的衰减情况,线路故障情况等,一旦有故障产生,还可以自动报警,指示故障的来源,对于维修人员而言可以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排查,直接找到故障所在就可以马上维修。智能照明系统灯具的使用寿命较传统灯具的使用寿命更长,而在智能化控制中对灯具亮度的调节以及开关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灯具的使用周期,从而减少灯具使用次数,进而减少灯具更换的频次。

三、智能照明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体现

3.1 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企业车间内的照明主要与工作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电气工程自化过程中引入灯光控制系统,灯光可与机器设备相结合,在机器设备开始运转时,灯光控制系统将自动打开工作区内的灯光照明,并依据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适当调整灯光。例如,在进行一些高精度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高亮度的灯光照明来保证加工质量,而对于放置各种产品的摆放区域,照明可保持基本亮度;在长时间没有人员工作时,则需要降低灯光亮度。系统还能够接入到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系统,在车间内准备检修阶段被启动后,灯光控制系统开启在检修通道上的灯光以便检修人员可以更好地查看,检修完成后在检修设备的关闭下关闭应急照明,维持原先的照明控制系统工作。

3.2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智能照明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是与楼宇自控系统的结合,应用于不同功能区、不同部位的灯光调节,如办公楼,照明与门禁系统、空调系统、窗帘系统等共同配合,在日出、日落的时间自动切换,调节公共区域照明强度,更好地为人们营造宜居的办公空间;商场,随着商场的自动售货机、自动结算机以及购物小推车等自动功能的普及应用,灯光应用可配合商场运营时间调整为相应状态,在节假日期间通过系统自动化命令来切换不同区域的灯光,如橱窗展示区域灯光明度较高,将商品通过光亮突出显示,休息区域灯光昏暗些,给予人们更好体验感觉,而且由中央系统的自动化命令来进行调节灯光,没有人工操作。

3.3 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应用

公共场所的照明种类多,照明环境复杂,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照明,比如道路照明,可以通过环境光线控制路灯的打开和闭合,并与道路通行监测装置相关联,智能调节光照亮或者灭灯,避免出现夜间行车不熄灯等资源消耗浪费的问题,通过气象装置,可以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提前打开照明灯。又比如公园、广场等区域的景观照明,可提前开启,与气象装置联动,也可以直接与一些专门设置的光敏设备相关联,通过监测周边行人的情况自动打开或者关闭,对于灯具功率较大的公园景观,还可根据周边交通的情况,通过计算机智能自动控制开路装置,运行高杆灯具的 1/3 或者 1/4 的灯路,其余灯路可以关闭,给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性。

结语

智能照明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是技术创新与实际需求结合的必然结果。它凭借节能、智能控制等优势,突破传统照明局限,在多领域展现出巨大价值。虽应用中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解决。未来其应用会更广泛,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动力,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承鑫 , 高珊 , 李奥 .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J].中国照明电器 ,2024,(10):130-132.

[2] 许馨尹 , 李淑娴 , 付保川 . 基于日光和用户需求的照明节能控制方法研究 [J]. 建筑科学 ,2019,35(10):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