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价值医疗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董启华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 医保物价办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公立医院作为重要的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其社会职能性更加凸显,医疗服务价格也更加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价值医疗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关优化解决对策,希望给予我国医疗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价值医疗;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疾病谱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而想要更好的发挥自身社会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取优势,则要给予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以高度重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1、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价格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医疗体系持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但是一些公立医院依然存在违规问题,其主要原因为价格政策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对于价格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医务人员规范意识不足,政策落实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1.2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当前94.5%以上的公立医院主要采用成本测量法,考量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和医保储备对医疗服务进行综合定价,而这种方法需要详尽的成本核算数据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在成本核算中,数据不能真实体现服务成本,为价格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医院各个科室参与成本核算的热情不高,成本意识不强,医院不能根据成本变动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

1.3成本消耗控制力度不足

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有助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基于价值医疗下的成本消耗控制,不仅能够节约医疗资源,还可以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助于其稳定发展。但是当前医院在成本消耗控制中力度不足,部分医院依然采用传统粗放式控制模式,尤其在耗材、药品和医疗设备管理中缺乏有效举措。同时,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大量精细化、现代化医疗设备广泛应用,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费用占据医院总成本的30%左右,为日常设备维护和管理也带来困难,如果维护管理不到位,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而出现医患矛盾,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2]。

1.4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不完善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一项烦琐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医保、财务和临床医技科室等,需要部门之间形成组织合力,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但是当前公立医院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和协同,甚至在出现问题后还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对管理效率和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同时,部分公立医院在开展价格管理中,因受制于价格政策调整落后于医疗技术发展进步,无法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缺乏长远和系统的考量,价格管理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不匹配、支付政策和服务价格没有有效衔接。此外,公立医院在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中也没有合理应用高新技术,难以实现智能化监督和控制[3]。

2、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2.1强化价格政策落实

基于价值医疗下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需要强化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而避免出现漏洞。首先,对公立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开展教育宣传,由财务运营管理和价格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开展专题讨论和分批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价格相关政策的认知深度和领悟能力,解决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次,将价格管理政策作为医务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和培训体制中,充分发挥医保协管员、质控员、价格管理员以及运营助理的作用,确保政策上传下达,医务人员相互督促、自我监督;最后,对医疗收费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化系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将收费信息和扣费规则进行详尽分类,例如分为限制警告类、项目依赖类以及温馨提示类等,根据类别实行精细化控制,在过程化监督考核中,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对存在疑点的数据及时提取分析,将其作为科室考核的重要标准[4]。

2.2注重优化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价值医疗导向下,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关键举措。首先,所有医务人员都要树立成本意识,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所有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成本核算中,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其次,发挥公立医院价格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优势,实现各个功能模块和科室的互联互通,保证成本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重要性强、金额大”的成本数据,需要定期归纳和整理,例如医院人力成本以及门诊成本等;最后,对成本核算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公立医院主要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为服务单元叠加法、项目叠加法以及参数分配法等,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确保成本核算的质量、真实准确。

2.3降低医院成本消耗

公立医院在运营中需要消耗一定成本,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三级医院而言,降低成本是其实现稳步经营的重要举措。公立医院成本组成结构为人员经费26%、卫生材料费用31%、药品费10%、固定资产折旧费用6%、无形资产摊销费9%、其他医疗费用18%。而基于价值医疗下,医院须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多元化路径实现成本优化,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对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控制医院初始成本,包括强化卫生材料、药品以及设备采购的议价能力,在满足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优先采购使用医保集采药品和耗材,尽量降低采购价格;第二,加强对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在医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医疗设备优化配置上,对于贵重医疗设备要做好台账管理,对设备的采购、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第三,现代医疗服务正加速对精密医疗设备的依赖,公立医院要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尽量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第四,加强对临床医疗药品和耗材管理,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严格管控各临床医技科室对医疗耗材的规范使用,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5]。

2.4健全完善管理机制

价值医疗包含多个价值维护,例如患者负担、服务态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科技进步等,公立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中,需要基于多维度下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首先,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顶层设计,强化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医院发展进步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人力资源、医疗质控、医务、医保物价和财务运营等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分工,避免岗位职能碎片化,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效能;其次,引入部门MDT工作模式,实现跨部门联动管理,建立完善长效沟通机制;最后,协同相关部门的岗位考核指标,确保考核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提供便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价值医疗下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需要坚持改革与创新,在维护广大患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建立以及完善科学的价格管理体系,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公立医院的社会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褚琦. 价值医疗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财经界,2024(19):36-38.

[2]王怡娜. 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D]. 河南:郑州大学,2020.

[3]张远妮. 公共政策视角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效果及风险评估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D].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9.

[4]张月.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来自D市某二级公立医院的经验证据[D]. 山东财经大学,2023.

[5]章阳,耿琪,吴燕. 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问题及策略研究[J]. 财讯,2022(26):241-244.

作者简介:董启华,(1973年11月-),男,汉族,本科,副主任医师,云南临沧人,主要从事:医保物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