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兴安岭地区抵边村党组织强边固防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杨海燕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抵边村党组织在强边固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大兴安岭地区抵边村党组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引领工作,结合地域特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地区 “五个安全”战略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全区抵边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实践“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宣言,守好祖国北大门。

一、加强抵边村党组织强边固防的战略意义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端,边境线长 768 公里,占全省的26% ,72 个边境村,占全省的 5.1% ,对于国家的重要战略性不言而喻。

(一)强化“三个保障”的关键

“三个保障”既狠抓政治生态、作风环境、基层党建,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提振精气神,让干部作风硬起来,让发展环境优起来,让政治生态像自然生态一样山清水秀,打造‘最北最冷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作为边境地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织,工作环境相对较艰苦,更容易锻炼意志,以自身实践践行“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表态和实践要求,“身在最北方”体现的是边境党员干部队伍的奉献精神,“心向党中央”彰显的是边境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有利于打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体现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激发林区转型发展的关键

在林区全面停伐的新形势下,大兴安岭地区大力发展“七大生态产业”,边境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重要工作阵地,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创新思想观念的组织功能;具有强化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的活动载体;具有整合资源,拓宽企业转型渠道的工作模式。抵边村党组织可以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强边固防作用,实现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激发林区转型发展生机活力。

(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和支撑在于党组织。大兴安岭抵边村党组织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在各项社会治理事务中具有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可以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每个细胞 。边境地区的党员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四)维护“两大安全”的关键

“两大安全”即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兴安岭地区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人口稀少、居住分散、民族成分较多、山口通道众多。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嫩江源头,被誉为“龙江水塔”,有广袤的大森林和广阔的大湿地,是国家大粮仓松嫩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储备基地,国防地位、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面对国防、生态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抵边村党组织承担着维护“两大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责。

二、抵边村党组织发挥强边固防作用的实践路径

(一)固本强边 : 强化政治功能筑牢党在大兴安岭边境地区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在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中,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是首要的和根本的。新时代推进抵边村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职责要求推进。结合“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根据各边境区特色,创建“大格局、小典型”的边疆特色党建品牌。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针对边境地区留人难、人难选等问题,从县(市)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抵边村任第一书记,实现第一书记抵边村全覆盖,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边境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开展“党员先锋”、“政治生日”等特色党日活动,引导边境地区的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时刻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对具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抵边村党组织和先进个人,要加大宣传和推介的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五强机关”打造为着力点,把每一个党支部打造成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承接点、集合点、发力点。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以支部书记为重点,把党性强、品德高、素质优、党员群众信任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上来。稳妥处置丧失先进性、不发挥模范作用的不合格党员,采取“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区别不同情况妥善进行处置。

(二)凝心安边 : 抵制极端思想渗透,维护大兴安岭边境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对于大兴安岭边境地区而言,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和民族宗教环境决定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领导地位毫不动摇,以防范各种极端思想、分裂思想的乘虚而入。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极端思想渗透,将中共中央及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意见纳入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计划,并制定落实任务推进表,做到挂图作战,担负起安全网和防火墙的角色,以抵制各种极端思想、分裂思想向边境地区群众的渗透,坚决维护党在边境地区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红线,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在边境地区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抵边村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资源,借助大兴安岭地委当下边疆行红色教育小分队,以“走红色之路”、“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党性修养。

(三)富民兴边 :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大兴安岭边境地区全面小康发展

针对于大兴安岭边境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一带一路”将会起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催化作用。大兴安岭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呼玛和漠河工业园区、北极星经贸合作区等 7 个项目纳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库;漠河连崟口岸、洛古河大桥纳入省重点推进项目。发掘自身优势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将“一带一路”对边疆发展的美好规划在大兴安岭边境落地,大兴安岭抵边村党组织在这之中发挥着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带头作用,带领边境党员群众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继续挖掘可利用资源,深入推行“党建 + 村集体经济”模式,推动大兴安岭边境地区全面小康发展。

(四)稳疆固边 : 团结大兴安岭边境地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只有坚决维护好民族团结大局,团结边境地区各民族群众,才能凝聚民心民智,为边境区的稳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夯实民族民心基础。关于民族团结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团结大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边境地区人才外流实际情况,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探索乡编县管、县编市管,统筹编制资源使用,激活人才选用机制。大兴安岭边境地区聚居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蒙古等少数民族,抵边村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力,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想群众心中所想,忧百姓心中所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团结少数民族,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

本文系2025 年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大兴安岭地区抵边村党组织强边固防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2025D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