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梁雪华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第一小学 516200
第一章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大主题或大概念为引领,整合教材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和递进性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第二章理论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强调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与评价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特点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它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动态评价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材特点
本研究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案例来自编部版,这套教材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符合本研究目的的,故以下实践过程将聚焦于该教材展开。
第三章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思考的前提下,我们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再考虑到大单元教学的特色,选定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案例,并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教学案例分析
在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与例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和了解了各种表达情感的方法,本次写作教学的主旨是指导学生把自己学会的情感表达方法灵活、合理、自然地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提高学生书写真情的习作能力。
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把感受最深的事写具体,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过程:
1. 捕捉情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体验,试着像图中(图一)这样用一个词表达。
图一情感词汇

2. 设计提纲:回忆事情的经过,将事情的经过用关键词填写在图(图二)中,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有变化,就在对应的“经过”后面写下自己的感受。
图二回忆经过

3. 书写正文:借助提纲,围绕选定的词语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写作。
4. 评改片段:选取自认为写得好的片段来进行互评,主要评议的标准为中心意思是否明确,选取的具体事件是否恰当,有没有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与表达,有没有把情感变化过程写清楚等。
(二)教学案例具体剖析
在课程结束后,我们通过与教师、学生的谈话,收集他们对本次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写作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分析、归纳后汇总如下:
1. 学生视角: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课堂上的“主角”从以往的老师说变成了他们说,他们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在具体的写作时,不少学生表示,“说给别人听“也是理清思路的一种方式,“说”过之后的“写”变得更顺畅了,没有以前抓耳挠腮的感觉。教学过程中融入的互评环节对他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环节中不少学生表示能学习到别人运用了但自己没有想到的写作方法,同时那些新奇的、特别的表达方式也值得他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很抗拒这一环节,以往的写作内容只有老师与家长能看,现在的这种模式让他们难以下笔,羞于表达。
2. 教师视角:许多教师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选词的这一环节时,学生们参与度比往常高出不少,在问到为什么要选这个词的时候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其中不乏一些很温馨又动人的故事,还有部分学生分享的理由也充满了欢乐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积极表达的学生教师都会引导他们进行事件经过的梳理,这样方便他们在写作时能抓住整个文章的脉络。而一些教师也表示,如果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互评或者交流的环节中,教师将毫无对策,这种情况下比以往的教学课堂更难展开教学活动。这也是目前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学习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
(三)策略的应用和效果
经过对教学过程和深入研究和评估分析,针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我提出以下策略:
1. 增强学生的勇气信心:在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的同时还要保证课堂上的互评环节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例如针对教学案例中羞于表达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立“匿名”或“化名”提交作品的选项,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让学生大胆表达的效果。
2. 优化互评的原则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导原则,确保学生知道如何评价同伴的工作,同时了解如何接受有建设性的批评。例如针对教案一课中的作文互评,教师可以明确评价标准为围绕主题展开,写作手法运用得当,叙事完整等。同时,也可以引入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评委进行点评,这不仅能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还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避免自己曾“点评”过的写作误区或者是借鉴曾经遇到过的亮点写法。
3. 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参与讨论的勇气和方法。对于不愿意参与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了解他们的顾虑,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4. 调整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例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如果有部分学生真的非常抗拒互评机制,我们应该如适当减少互评的频率,或者提供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供学生选择。此外,如果大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不适合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则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上的这些对策,都是立足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点的。这些对策的目的都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终提升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大单元课程教学案例,有望为解决当前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能,推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育的改革与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金花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对策分析 [J]. 读写算 ,2024,(17):50-52.
[2] 张双云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J]. 读写算 ,2024,(16):44-46.
[3] 陈茂林 . 中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性教学策略分析 [J]. 学周刊 ,2024,(17):113-115.
[4] 俞珠珠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4,(2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