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绘本在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孟宁宁
临沂孟园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 276000
引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核心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则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进行思维表达和人际沟通的综合能力。学前期(3-6 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语言从简单的词汇模仿发展到能够运用复杂句式进行连贯、有逻辑的叙述和交流,这一过程对其未来的认知发展、学业成就和社会性适应具有奠基性作用。
一、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字化绘本概述
1. 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在学前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 - 4 岁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初期,他们开始能够清晰地表达简单的需求和想法,但词汇量相对较少,语句结构也较为简单,多以简单句为主。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要喝水”“我喜欢小熊”等。在这个阶段,儿童对语音的感知和模仿能力较强,喜欢重复听到的词语和句子。
4 - 5 岁的儿童词汇量迅速增加,开始尝试使用更复杂的句式,如复合句。他们能够讲述简单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但在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上还有所欠缺。比如,他们可能会在讲述故事时跳跃性较大,或者出现语序混乱的情况。
5 - 6 岁的儿童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准确,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达。他们可以生动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事件的过程,并且开始具备一定的语言创造力,会尝试使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月亮像一条弯弯的小船”。
2. 数字化绘本的定义与特点
数字化绘本是传统绘本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数字媒体为载体,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与传统绘本相比,数字化绘本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数字化绘本具有丰富的多模态交互性。它不仅有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文字,还配备了专业的配音、音效和动画效果。读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点击图标等方式与绘本内容进行互动,如点击画面中的某个物体,会弹出相关的介绍和声音,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这种多模态的交互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数字化绘本具有便捷性和共享性。儿童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阅读数字化绘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再者,数字化绘本具有可扩展性。它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添加相关的拓展内容,如知识科普、互动游戏、创作活动等。这些拓展内容能够进一步加深儿童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数字化绘本对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双重效应分析
积极效应:
1.丰富词汇储备
数字化绘本中丰富的图像、文字和声音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素材。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词汇,包括描述事物特征、动作、情感等方面的词汇。例如,在一些科普类的数字化绘本中,儿童可以学习到“恐龙”“火山”“宇宙”等专业词汇;在故事类绘本中,能接触到“善良”“勇敢”“伤心”等描述情感的词汇。这些词汇的积累,为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升语法理解
通过阅读数字化绘本,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正确的语法结构。绘本中的语句通常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儿童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句子的构成方式,理解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语法概念。比如,“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回家了”这样简单的句子,儿童在多次接触后,会明白“小兔子”是主语,“蹦蹦跳跳地”是修饰动词“回家”的状语,从而在自己表达时也能运用正确的语法。
3.增强表达逻辑性
数字化绘本的故事情节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跟随故事的发展,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在自己进行语言表达时,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使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例如,在讲述一件事情时,能够先说事情的起因,再描述经过,最后说明结果。
消极效应:
1.过度依赖多媒体
由于数字化绘本中大量运用了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元素,可能会使儿童过度依赖这些直观的信息,而忽视了对文字本身的理解和思考。长期如此,儿童可能会缺乏自主阅读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影响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例如,当没有图像和声音的辅助时,儿童可能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文字描述。
2.注意力分散
数字化绘本中的多媒体元素虽然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也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过多的动画效果、音效等可能会使儿童的注意力从绘本的核心内容——语言表达上转移。比如,儿童可能会被画面中一闪而过的动画或者有趣的音效所吸引,而忽略了文字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影响对语言表达的学习。
3.缺乏真实交流体验
数字化绘本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儿童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绘本中的内容,缺乏与他人真实的交流互动。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还需要在实际的交流中不断锻炼和运用。如果儿童长期沉浸在数字化绘本的世界中,缺乏与家人、同伴等的真实交流,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出现表达不流畅、不自信等问题。
三、优化数字化绘本教育应用的策略建议
1. 筛选与整合内容
对数字化绘本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去除过多不必要的多媒体元素,如过于繁杂的动画效果和无关的音效,确保绘本的核心语言内容能够突出显示。同时,将绘本内容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相匹配,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整合适合他们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让儿童能够在专注的状态下学习语言。
2.增加互动设计
在数字化绘本中增加互动环节,改变其单向信息传递的模式。例如,设置提问、填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到绘本内容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让儿童能够用语音回答问题或复述绘本内容,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增强他们的表达信心和能力。
3.结合线下交流
将数字化绘本的使用与线下的真实交流活动相结合。家长和教师可以在儿童阅读数字化绘本后,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让儿童分享自己在绘本中看到的内容和感受,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与绘本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儿童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从绘本中学到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结论
数字化绘本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绝非传统绘本的简单替代品,而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与价值的补充性资源。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表明,数字化绘本通过其多模态、交互性等特征,在激发儿童表达兴趣、提供实践机会和深化情境理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1]薛续萍. 动画配音活动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 大理大学, 2024.
[2]苏怡,莉蒂希娅·蕾格斯. 汉语自闭症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实证研究 [J]. 语言战略研究, 2020,5 (02): 25-34.
[3]张晓伟. 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 [J]. 学周刊, 2019, (24): 186.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孟宁宁,出生于1989 年 11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罗庄,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