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德育教学探究
田小雨
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校 133700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领域的根本任务。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要在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下,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促进学生领会相关德育要素,实现学以致用,从而为促进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1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通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和渗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比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成效。以立德树人思想观念为基础,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相关原理概念的基础上,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各类内容内化成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其正确的思想和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1.2 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入中,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确保物理理论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融合性教学模式推动下,使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吸纳者,而是在物理知识和德育的融合中进一步深入思考,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应用者。深入思考理论知识,强化德育内涵的挖掘,并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在主动参与实现学以致用的前提下,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优化提供有利条件。
2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物理德育教学策略
2.1 有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融会贯通
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要想确保德育教育得到有序推进,教师需要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效优化。要对高中物理教材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素材和相关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融会贯通,从而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例如,在讲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应用的回旋加速器等细节内容时,可以充分融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我国在高能粒子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在电能的远距离传输教学环节,可以对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及其行业标准制定等内容有效介绍,充分融入,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发展成果,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其具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讲解机械振动等相关内容时,可以融入我国古代的鱼洗以及张衡的浑天仪等历史内容,进一步展现出古代先辈的智慧,同时充分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在核力与核能教学环节,可以融入邓稼先以及钱学森等科学家为科研事业贡献终身的故事,确保学生们深刻理解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让学生在领会各项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
2.2 强化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学以致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其在敢于探索、质疑并且落实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拥有更加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特别是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如实精准地记录。同时,也要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结果尽可能与预期相符。如果存在不符的情况,也要充分尊重事实,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问题的根源,不能篡改数据,由此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质疑,并在不断查阅资料、深入探讨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等物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3 做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升学生思想认知
物理学科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在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在思想认知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效优化,为学生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针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等概念进行讲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多重属性进行深刻理解。同时要认识到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针对电场和磁场的相互关系进行讲解时,要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在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使学生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优化自身的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对相关物理知识和深刻内涵有更深刻的感受,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引导之下,可以科学客观地看待事物和这个世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中,要想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切入点,进一步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各类德育要素得到有效整合。使德育教育和物理教学融会贯通,明确德育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和思想导向,在这一前提下,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优化,培养科学精神,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其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小鹏 .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 [J]. 美食 ,2024(19):86 - 87.
[2] 杨钰玲 . 基于“五育并举”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J]. 中学理科园地 , 2022,18(6):60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