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
曹凝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光华乡薛吉明德小学 044200
摘要:研究针对小学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学生,分别设计 “图形跳跃”“篮球比赛数据统计” 等一系列融合教学活动。结果显示,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既提升了体育技能,又巩固和运用了数学知识,反应速度、动手能力以及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等也得到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打破了学科壁垒,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中实现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与深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数学;融合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跨学科主题学习逐渐受到重视。小学体育与数学作为两门重要学科,看似差异较大,但实际上存在诸多内在联系。将两者融合教学,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同时,这种融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水平一(一二年级)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实践
(一)“认识图形与跳跃游戏”
在一年级地质出版社的体育教材中,有简单的跳跃活动内容。结合数学课程中对简单图形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 “图形跳跃” 游戏。在操场上用彩色胶带或粉笔绘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图案。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数学课堂上学过的图形知识,让学生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和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跳跃游戏,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跳到相应的图形上。例如,教师说 “跳到圆形上”,学生就要迅速找到圆形图案并跳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跳跃能力,还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提高了反应速度。
(二)“测量身高与立定跳远”
在体育课堂的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巧妙融入数学测量知识,为一年级学生带来别样学习体验。课程开场,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软尺,耐心讲解并示范软尺使用方法,指导学生测量身高,学生认真操作并记录,锻炼了动手与细心习惯。
完成身高测量,进入立定跳远练习。学生跳远后,教师引导思考测量跳远成绩的方法,激发探索欲。接着,提供软尺、短绳等工具,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测量方式,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测量结束,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分享方法与结果,教师引导对比身高与跳远成绩,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度概念,体会二者差异,增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这种体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数学应用能力与学习兴趣。
三、水平二(三四年级)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实践
(一)“篮球比赛中的数据统计”
在三四年级的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数学中的统计知识,在篮球比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联系,开展篮球比赛数据统计的融合教学活动。
在篮球比赛前,教师会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篮球比赛中的基本数据统计项目,如得分、篮板、助攻、犯规等。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案例展示,让学生明白每个数据的含义和统计方法。例如,教师会结合一段篮球比赛视频,指着屏幕说:“同学们,看这个球员把球投进篮筐了,这就是一次得分,我们要记录下来。再看这个球员抢到了对方投丢的球,这就是一个篮板。” 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这些数据的概念。
讲解完数据统计项目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记录一支球队在比赛中的数据。在分组过程中,教师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数据统计工作中。比赛开始后,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记录得分,有的关注篮板情况,有的记录助攻和犯规次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比赛,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比赛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平均分、比较不同球员的数据等。例如,教师会问:“同学们,我们来算一算这支球队每个球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看看谁的得分能力最强呢?”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数学运算方法计算出平均得分,并对不同球员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还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对体育比赛结果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对比赛数据的分析,学生对篮球比赛的理解更加深入,明白了每个数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如何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田径运动会中的路程与时间计算”
在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开展体育与数学的融合教学。在短跑项目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测量跑道的长度,记录运动员的起跑时间和到达终点的时间,然后计算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在长跑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圈数和每圈的长度,得出运动员跑的总路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体育场景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四、结束语
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在不同年级开展多样化的融合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应用,综合素质得以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应持续深化跨学科融合的理念,不断探索更多新颖、有效的融合教学方式,挖掘体育与数学学科更多的融合点,充分发挥跨学科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鹏.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与数学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蹲踞式跳远”一课为例[J].现代教学,2025(1):165-166
[2]郭翠青.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1):117-120
[3]李丹丹.探究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