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中的社区参与路径探析
张彦飞
中共清丰县委党校 河南省濮阳市 457300
在社会治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政策执行已成为连接政策制定与社会实际的关键桥梁,其有效性愈发依赖社区的积极参与。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载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与社会稳定。然而,当前社区参与政策执行仍面临参与意愿不足、机制不健全、主体协同性差等诸多挑战。深入探析政策执行中的社区参与路径,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推动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区参与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1.1 促进政策有效落实
社区居民生活在政策实施的第一线,对政策执行的实际需求和问题有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参与能够为政策执行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建议,使政策更贴合实际情况,避免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和偏差,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执行中,社区居民参与规划讨论,能确保改造方案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使改造工作更顺利地推进。
1.2 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社区居民深度参与政策执行,能切实感受到自身作为社区事务“主人翁” 的角色,主动承担起推动社区发展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居民通过亲身实践深入理解政策目标与意义,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支持者,显著增强政策认同感。与此同时,社区参与搭建起居民沟通桥梁,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交流合作,不仅提升社区凝聚力,更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强化归属感,形成良性社区发展氛围。
1.3 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社区参与政策执行为社区治理注入创新动力。不同年龄、职业和背景的居民群体,各自拥有独特知识、技能与经验,他们的参与打破传统治理模式局限。例如,部分社区发动居民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政策执行,通过创意短视频宣传、邻里监督积分制等创新方式,大幅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与垃圾分类准确率,成功探索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实践范例。
2 社区参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2.1 居民参与意识淡薄
部分社区居民对政策执行的重要性认知存在偏差,普遍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将政策执行简单归责于政府职能范畴,错误地认为自身无需参与,导致在社区事务中呈现出 “旁观者” 心态[1]。加之政策宣传普及不到位,居民对政策内容理解模糊,面对参与机会时往往因缺乏方向感和参与技能望而却步,进一步削弱了其参与意愿,使得社区政策执行难以获得广泛群众支持。
2.2 参与机制不完善
当前社区参与政策执行的机制存在明显短板,参与渠道与程序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居民在参与过程中,常遭遇信息传递滞后、沟通反馈不畅等困境,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规划等政策制定与执行环节,由于缺乏常态化意见征集平台和透明化决策流程,居民诉求难以有效传递,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也无法及时获取民意反馈,形成 “单向执行” 的尴尬局面。
2.3 多元主体合作不足
社区政策执行的高效推进,依赖政府、社区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但在实践中,各方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政府部门常因行政惯性占据主导地位,未能充分挖掘社会组织与企业的专业优势;社区组织受制于资源短缺、能力局限,参与热情不高;企业则因缺乏利益驱动和政策激励,难以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这种主体间权责不明、协同不畅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社区参与政策执行的效能提升。
3 政策执行中的社区参与路径
3.1 提升居民参与意识
加强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公告、宣传手册、社区讲座等,向居民宣传政策的内容、目标和意义,让居民了解政策对自己和社区的影响,提高居民对政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例如,社区可以定期举办政策解读讲座,邀请政策制定者或专家为居民进行详细讲解。
培养居民的参与能力: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居民的参与技能和知识水平 [2]。可以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培训课程,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参与决策等。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参与能力。
树立典型榜样:挖掘和宣传社区内积极参与政策执行的先进个人和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典型,激发其他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社区参与氛围[3]。
3.2 完善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区居民公开。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通过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执行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信息,让居民能够及时了解政策执行的动态。
拓宽参与渠道:丰富居民参与政策执行的途径,除了传统的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在线投票等活动,方便居民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社区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是有价值的。
规范参与程序:制定明确的社区参与政策执行的程序和规则,确保参与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明确居民的参与方式和权利义务,保障居民能够有序地参与到政策执行中来。
3.3 加强多元主体合作
明确各主体的职责: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社区参与政策执行的引导和支持;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参与政策执行;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政策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通过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
建立合作机制:建立政府、社区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可以成立社区政策执行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合作激励机制,对在政策执行中表现突出的主体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各主体的合作积极性 [4]。
推动资源共享: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社区组织可以提供人力资源和社区网络;企业可以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通过资源共享,整合各方力量,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结束语
政策执行中的社区参与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虽然当前社区参与政策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完善参与机制、加强多元主体合作等路径,可以有效增强社区参与的效能。未来,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参与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社区在政策执行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一鸣 . 社区治理视域下的居民参与能力培养研究 [D]. 扬州大学 ,2020.
2. 沈龙琼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D]. 重庆邮电大学 ,2020.
3. 周悦 . 澳门居民社区参与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4. 党俊亚 .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