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行为干预的实施策略
颜皓月
四会市特殊教育学校 526200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培智学校的班主任面临的智力障碍程度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比普通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努力。科学的策略能够更好地推进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因而班主任要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体学习以及生活情况选定科学的教育管理策略并制定恰当的教育管理方案,由此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及时介入干预
应用行为分析法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与工具,对特殊学生行为进行系统观察、记录与分析,充分把握行为问题原因再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的一种方法 [1]。班主任在工作中积极应用行为分析法,能够系统化地改善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在对特殊学生进行行为干预时,就要充分应用好行为分析法,注重班级生活中对学生的及时观察、了解,并分析学生行为问题,再适当介入进行干预指导。比如说,学生小陶具有“撕”作业的习惯,班主任要充分观察记录小陶撕作业的频率,并对学生此项行为进行充分分析。在班主任分析得出小陶“撕作业”这一行为的功能是为了逃避书写任务后,班主任及时介入进行干预。书写任务对小陶具有一定难度,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将书写任务分解为拿笔、写、休息这三个小步骤,并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由此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作业完成队伍中,体验成就感,改变学生“撕作业”这一不良习惯。又例如,学生敏敏抗拒“扫地”这一活动,班主任就要积极进行观察、分析,把握学生对“扫地”这项活动的具体心理活动。经过观察、访谈并纪录行为发生频率、情境后,班主任了解到敏敏抗拒“扫地”这一活动是因为对“扫地”这项技能的把握不足。在此基础上,班主任适当介入、干预,通过任务分析,将“扫地”这一活动分解为:“拿扫帚——扫地——将垃圾扫入簸箕中——簸箕满了——倒入大垃圾桶”。班主任再根据每一个步骤进行一步步指导,由此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把握“扫地”这一技能,消除学生对于“扫地”这一活动的抗拒情绪。
以此注重对学生的行为分析并分步骤展开教育指导,能够更好地改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二、注重正向行为支持,强化行为内化
正向行为支持指的是在功能性评估技术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发展个体积极行为,系统性改变影响行为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达到长期、有效预防行为问题的一种方法 [2]。正向行为支持策略适用于整个班级课堂或学校教育的预警、原则和强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在正向行为支持理念引领下,班主任可具体运用一些“提示”来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促进学生对“新技能”的把握。班主任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可充分运用“口头提示”、“部分口头提示”、“动作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比如说,班级中有学生将书混乱地放在课桌上,班主任在了解学生此项行为后,可先口头向学生提示,说出想让学生做的内容:“你能把书桌上的书整理好放入桌洞中吗?”,再具体提示:“你可以先将书桌上的书按照大小摞在一起”,观察学生的行为。班主任还可结合具体的肢体动作给予提示,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此项步骤。班主任再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鼓励、表扬,以给予学生正向支持,使得学生能够在一步步的提示中逐步把握“整理书桌”这项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积极给予学生正向支持,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自信,加快学生对各项活动的理解、各项技能的把握。
三、加强个别教育指导,设定阶段目标
个别化教育指的是针对特殊学生心理、心理、个性发展等特点,制定的针对性、具体化的教育方法[3]。目前,在培智学校中,班主任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各位学生身心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快速增长。为此,班主任在行为干预工作中要充分加强个别化教育指导,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设定促进学生能力的快速发展。
班主任首先围绕认知能力、行为功能、生理特点这些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估,充分把握每位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如班级中有的学生具有孤独症,有的学生是中重度智力障碍,有的学生具有多动倾向,班主任再根据此制定策略,并引导学生明确阶段性目标。比如说,面对孤独症儿童,班主任可展开针对指导,先针对学生“社交能力差”此情况,设计阶段性目标为:在班级活动中,能够主动靠近同伴并观察同伴行为,与同伴进行两轮沟通;能够在班主任辅助下,与班级其他学生完成互动交流,持续 2-3 个回合。班主任再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逐步调整阶段性目标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教育指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面对多动症儿童,班主任可针对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一问题设定阶段性目标,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的针对教育。班主任可先针对学生具体表现情况设计目标为:在集体讨论活动中,能够在椅子上安坐并保持 5-10 分钟不踢桌子、不摇晃身体,认真与其他学生精心讨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持续观看书本内容,并圈出书本中的关键词。班主任再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变化,继续更新目标内容,并以恰当的教育指导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的专注度、积极性。
由此注重对班级学生的针对分析并进行个别化教育指导,设定阶段性目标,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使得学生在目标的完成中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技能,适应校园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培智学校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明确自身担当的重要责任,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保持耐心,以此更好地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那么,班主任可应用行为分析法,认真分析学生行为并进行相应指导,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应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以恰当的提示指导学生,以正向的鼓励增强学生自信;注重强化个别化教育指导,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设定阶段性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茹 , 王雁 . 坚持与超越 : 培智学校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意义建构与行动策略 [J]. 教育科学研究 , 2024(2):81-89.
[2] 高风云. 人文关怀在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 ), 2023(9):190-192.
[3] 闻汶 . 立德树人下培智学校班级德育实践分析 [J]. 智力 ,2023(10):127-130.
作者简介:颜皓月,女,苗,1992 年7 月。研究方向: 应用行为分析,培智学校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