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宋慧慧
秭归县梅家河乡初级中学 湖北宜昌 443600
名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读教学作为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理解名著的关键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名著的接受程度和阅读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导读内容、激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学生阅读体验,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立足教材精构导读、多元互动激发思辨、课后延伸拓展阅读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名著的魅力。
一、立足教材精构导读,深度探寻名著精髓
导读教学的内容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全方位考量诸多因素。它既要严格遵循教材的结构体系,紧密贴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又要充分挖掘作品自身蕴含的文学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如此方能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文学殿堂的稳固桥梁。
例如,在讲授《经典常谈》内容时,教师承担着对这部经典进行全面解读的重要使命。内容设计涵盖对书籍整体架构的清晰梳理、对各经典内容特色的精准剖析以及对其中所蕴含文化价值的深入把握。在架构梳理方面,教师要如同一位专业的导游,引领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经典常谈》的整体布局。书中依次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部经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各经典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先介绍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再逐步深入到经典的内涵与意义,让学生对书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内容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探寻作品的深层意义。教师需运用巧妙的提问、生动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领略作品文学魅力的同时,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讲解《说文解字》部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字的演变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字特点所反映出的社会风貌与文化变迁,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经典常谈》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在文学的海洋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多元互动激发思辨,深度解读名著内涵
名著以其丰富多变的故事情节、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基于自身的经历、认知和情感,自然会对作品形成多样化的理解与观点。此时,教师便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展开思辨与讨论,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作品,进而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互动教学的方式丰富多样,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教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文章时,这部经典著作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浪潮中历经磨难、顽强拼搏,最终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的传奇历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保尔、冬妮娅、朱赫来等角色,通过模拟书中的经典场景,如保尔与冬妮娅的对话、保尔在筑路工地的奋斗等,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点与立场态度。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如“从保尔的成长历程中,你能领悟到哪些关于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的真谛?”“书中众多人物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坚韧品质,对我们当代青少年有何借鉴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剖析作品中的人物行为与情节发展。有的学生可能会从时代背景出发,探讨革命环境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有的学生则会从人物的心理变化入手,剖析精神力量对克服困难的关键作用。通过这样的互动与思辨,学生不仅能够更透彻地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还能在交流与碰撞中,拓宽思维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对名著的深度解读。
三、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深化名著理解感悟
导读教学的成效,绝非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互动与讨论,课后延伸活动同样是巩固和拓展学生阅读体验的关键环节。课后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为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名著的理解提供了广阔空间,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精心设计阅读拓展任务,以此激励学生在课后持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作品。
例如,在教授《水浒传》这本名著时,它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英雄人物,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历程。教师可以布置撰写人物小传的任务,让学生选择《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等,深入研究其生平事迹、性格特点以及成长历程,通过撰写小传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情节脉络,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水浒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文中的精彩故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分享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的魅力。此外,引导学生将《水浒传》与其他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与《三国演义》对比,分析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这样的课后延伸与阅读拓展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水浒传》这本名著,让阅读真正成为一场充满乐趣与收获的精神之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名著导读教学中,立足教材精构导读是基础,它为学生打开了通往名著的大门,让学生在系统的引导下初步领略作品的魅力。多元互动激发思辨是关键,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课后延伸拓展阅读是保障,它让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局限于课堂,在课后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感悟得以深化,阅读素养也随之提高。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小说名著导读教学的完整体系,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彭子力 . 人教版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古典小说选编比较研究 [J]. 教育进展 ,2024(17).
[2] 陈昊苏. 何为名著,以何导读《四大名著导读》作者访谈[J].中国图书评论 ,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