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赵琳琳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教育资源保障中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相对抽象、枯燥,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有机结合的叙事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一、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增强课堂吸引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长时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数字故事以其丰富的视听元素和生动的情节,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或法治知识时,通过播放相关的数字故事,可以将这些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二)深化知识理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和抽象,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字故事能够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故事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历史上的道德模范事迹或法治案例时,数字故事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叙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道德内涵和法治意义,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字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字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培养自己的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等积极情感。同时,数字故事中所传达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一)素材选择不当
目前,网络上的数字故事资源丰富多样,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在选择数字故事素材时,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充分考虑,导致所选素材与教学目标不匹配,或者内容过于复杂、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一些数字故事可能存在价值观偏差或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技术应用不熟练
数字故事的制作和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对相关的软件和工具使用不够熟练,无法独立制作高质量的数字故事。在课堂教学中,也可能因为技术操作不熟练而出现播放不流畅、画面卡顿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三)应用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在应用数字故事时,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讲解知识点时播放一下,缺乏对数字故事的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没有充分发挥数字故事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面的作用,导致数字故事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三、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一)精心筛选素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精心筛选数字故事素材至关重要。教师需先深入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为依据,挑选内容积极健康、蕴含教育意义的数字故事,保证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为教学助力 [1]。此外,素材的时效性和趣味性也不容忽视。教师要关注当下热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让学生有熟悉感与代入感。同时,故事要符合学生兴趣,以趣味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更生动高效,助力学生成长。
(二)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制作和应用数字故事的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字故事制作软件的使用、视频剪辑技巧、音频处理等方面。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积极尝试运用新的技术和工具,制作出更加精美、生动的数字故事[2]。此外,教师还应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操作,确保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顺利播放数字故事,避免出现技术故障。
(三)创新应用方式
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需创新数字故事的应用方式。例如,播放前,抛出引导性问题,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思考去观看,激活思维。播放后,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分享感受,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此外,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人物情感;组织故事续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通过这些实践类活动,学生不仅能深化知识掌握,还能在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机。
(四)加强评价与反馈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进行。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数字故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数字故事的喜好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优化数字故事的选择和应用。
四、结论
数字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增强课堂吸引力、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素材选择不当、技术应用不熟练、应用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精心筛选素材、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应用方式和加强评价与反馈等优化策略,可以充分发挥数字故事的优势,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数字故事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向柳 . 数字资源赋能构建融合共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 当代家庭教育 , 2024, (09): 82-84.
[2] 卢俊 . 数字资源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J].中国新通信 , 2024, 26 (03): 227-229.
[3] 朱娣 . 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名师在线 , 2020, (31):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