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实践分析
杨琴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嘉陵一中 637500
引言
在新课标引领下,大学英语教学已从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单元视野下的“教学评估”整合设计,凸显“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既能推动英语教学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与批判性思维。本文以八年级英语“Unit1 What's the matter?”为例,探讨中学英语课堂“教”“评”结合设计,旨在为中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大单元视野中“教”“评”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较大单位范围
大单位视野以教科书单元内容为整体教学对象,打破常规时间限制,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助于深化对学科间关系的认识,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教评结合
“教”与“学”相统一,将“教”“学”“评”有机融合,使“学”与“教”“学”整合,“教”“学”“评”三环节统一。评估既能检测学生成绩,又能提供有效控制与反馈,基于此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What's the matter?”中的“教”“评”结合
(一)课程设置基本目的
1. 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记忆“take one's temperature”等与卫生应急相关的词汇, “have a fever”“have a cold”等表状态词汇;善于用“have”“should/ shouldn't”等情态动词描述身体状况、提建议(如“You shouldn't stay up late.”“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通过恰当运用反身代词表 达情绪(如“I should take care of myself.”),提升英语准确度和流利度。
2.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英语口语水平;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提升学习策略与思维技能,如分组研讨卫生问题原因及对策,角色扮演模拟紧急情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他人健康的关心,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教学互动与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强自信,培养良好学习心态和正确价值观。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
1. 主题整合
课程围绕健康与急救展开,涵盖常见健康问题、急救方法和建议用语,通过“日常卫生知识”“急救措施”“建议表达”等模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2. 语言建构一体化
主要语法包括表示健康问题的“have”,提建议的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和反身代词。教师在课堂上整合这些语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实践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使用。
(三)课程内容设置
1. 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医院、家庭急救等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用所学语言交流。例如,在模拟看病情境中,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患者描述病情,医生给出治疗方案。
2.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组讨论卫生问题,如“如何预防感冒”,并在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口语、协作和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居家应急情景表演,如扮演家人应对突发身体状况,进行紧急自救。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三、教学实例分析
(一)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采用“教”“评”结合方式。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激发课堂积极性;其次,借助分组、角色扮演等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课堂上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给予反馈引导,指导学生互评与自评,促进自我反思与改进。
(二)教学实践效果
1.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情境设计与多样化教学形式,显著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语言使用场景,如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增强其语言感知与输出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动机和参与度,还促进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模拟医院场景中,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活跃性和积极性。
2. 提升语言能力
分组合作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在讨论卫生问题时,学生能够熟练运用“have”“should/shouldn't”等情态动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语言的实际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结构的理解,还提高了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角色扮演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交流的平台,使其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能力。
3. 增强协作意识
小组合作与互评是增强学生协作意识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不同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增强了其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互评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通过评价他人的表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提升。这种互评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还能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互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其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评价能力
互评与自评是提高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人的优点和不足。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还能够培养其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自评则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自评,学生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评价能力。通过互评和自评,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其评价能力,还能够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大单元视野”下的“教”“评”结合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关系提供新视角。通过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实施多样教学活动与考核方法,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和协作精神。未来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探索“教”“学”结合的最优策略,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页 . 劳动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英语教师 , 2025, 25 (08): 42-47.
[2] 方婷婷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J]. 文理导航 ( 下旬 ), 2025, (04): 4-6.
[3] 牛梦辰 , 刘凤钦 .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词汇“教学评”一体化品牌设计研究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 2025, (04): 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