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做好三个“凸显”
曹灯娣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中,如何通过预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强调了三个“凸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预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凸显挑战的适宜性,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挑战任务,促进其深度思考;凸显核心素养的培育,将预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策略的分析与实践案例的分享,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有效的预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核心素养;预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挑战式课堂,通过预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实践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挑战的适宜性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中实施有效的预学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谈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预学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此外,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深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挑战式课堂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预学阶段,学生通过思考如何完成任务,可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深度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良好的思维品质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社交技能
在挑战式课堂中,学生往往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这种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预学阶段的准备和课堂上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是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融合多元智能,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注重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预学任务和挑战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无论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还是音乐、空间等智能,都能在挑战式课堂中找到展现和提升的机会。这种融合多元智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此外,全面发展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谈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在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首要前提。这意味着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展开,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知识。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时,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被充分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尝试和创新。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持续的学习力和适应力。
(二)强调挑战性任务,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挑战式课堂的核心在于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至关重要。此外,挑战性任务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使他们更加坚韧不拔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注重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与社交技能
在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中,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内部的资源分配、如何共同解决问题。这些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是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更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机会,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融合多元智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挑战式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融合多元智能进行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和兴趣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此外,融合多元智能的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拓展自己的潜能。这种个性化发展的理念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社会成员。
三、谈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预学策略
(一)明确预学目标,强化任务导向
在挑战式课堂的预学阶段,教师应首先明确预学目标,确保学生清晰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应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相关,如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通过设定具体、可衡量的预学任务,如阅读指定文章并提炼主旨、思考相关问题、准备小组讨论素材等,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课堂挑战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前,教师设定了明确的预学目标,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回答几个关键问题,如“草船借箭的背景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借到箭?”等。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课堂上的深入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打下基础。这样的预学任务不仅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设计挑战性预学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挑战式课堂的预学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预学任务,如编写课文续集、创作与课文相关的诗歌或短剧等。这些任务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又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挑战性的预学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这个任务不仅要求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还鼓励他们走出家门,亲自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春天的美好。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了许多充满童趣和诗意的作品。
(三)提供丰富资源,支持自主学习
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视频资料、在线课程等。这些资源应与学生的预学任务相匹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教授《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关于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游览路线的电子书籍和视频资料。这些资源不仅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了颐和园的相关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在预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资源进行学习,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了预学任务。
(四)建立预学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挑战式课堂的预学阶段,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预学检测题、收集学生的预学笔记和疑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和学习难点。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课堂设计,确保后续的挑战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授《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前,教师设计了预学检测题,包括课文内容的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通过批改学生的预学检测题,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存在困惑。于是,教师在后续的课堂中增加了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调整了教学策略,增加了课堂互动和讨论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终身学习
挑战式课堂的预学阶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在线学习等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渠道。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预学任务,还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关于桂林山水的其他文学作品和游记。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快速阅读、如何做笔记等。在后续的课堂中,教师还组织了一次关于桂林山水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阅读感悟。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预学目标、设计挑战性预学任务、提供丰富资源、建立预学反馈机制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小学语文挑战式课堂的预学阶段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应对挑战,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善作,龚汉平.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策略研究——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 [J]. 人民长江, 2024, 55 (10): 265.
[2]王为龙. 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J]. 读好书, 2024, 2 (6):
[3]许晓敏. 学为中心,做好三个“凸显”——谈小学语文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预学策略 [J]. 华夏教师, 2019, (36):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