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装修工程保修阶段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

穆强

浙江杭州 311100 身份证号;321322xxxx06123414

一、建筑装修工程保修阶段实施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当前阶段的质量涵盖了产品的质量、生产工序的质量以及提供的服务质量。对施工单位而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工序和广泛的施工面积,工程质量往往会受到进度和成本的限制,因此存在的不足也并不令人意外。在项目的保修结束阶段,施工单位有机会在最终用户收到工程成品质量之前,采取最后一步的努力,以提升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对于他们来说,保修期是完成项目职责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发商在评估施工企业的服务质量时,保修期间施工企业的表现将被视为一个关键的评价标准。一个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能够识别出设计团队中的一些微小疏忽和不合逻辑的部分,这有助于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出调整,防止因设计失误导致的后续质量问题。同理,一个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团队也能协助施工单位从多个视角去解读质量问题,填补他们的视角盲区。施工公司可以利用物业公司的经验来进行工作检查,从而积累更丰富的工程建设知识。

二、项目质量的关联人识别

1)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与之有关联的是开发商。它不仅是该项目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投资者。如果项目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在所有涉及的人中,它将是最先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一方。因此,项目的质量与开发商之间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

2)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是设计单位。设计团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项目的最终品质,因此,设计团队被视为项目质量的次要负责人。3)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与监理方是密切相关的参与者。施工方不仅是项目质量的直接生产者,同时也承担着项目质量的终极责任;监理方不仅需要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还必须对项目的质量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4)物业公司是项目保修期内的相关方。该部门负责管理项目的后期和使用阶段,是质量问题的前台处理部门。项目的质量水平是决定物业方工作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5)与运营管理阶段相关的人是终端用户,他们与产品质量的关联时间最长,而产品质量是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终端用户作为质量的使用者,与项目的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建筑装修工程保修阶段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3.1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在建筑装修工程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中,首先需要着重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比如说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制定和具体操作规范的明确。 需要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监控和追踪。 针对各方参与人员的责任义务划分,可以通过设置质量监督岗位或者制定责任清单的方式,比如说通过任务分解表来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这样在出现墙面开裂或者管道渗漏的问题时,能快速找到对应的负责人进行维修处理。管理制度不仅要覆盖工程建设前期的设计、施工这些基础环节,还要特别针对保修阶段的具体需求制定详细条款。 比如说可以规定在工程交付后的 12 个月内,施工方必须每月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巡检,把检查结果记录到统一的维护档案里。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现在普遍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开展工作,比如说建立电子化质量追踪平台或者使用移动端巡检系统,把管理过程搬到线上,让数据能实时查看和更新。 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能减少纸质文档容易丢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让业主单位随时掌握防水工程养护情况这类关键信息。

3.2 提升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执行力

在建筑装修工程进入保修维护阶段时,如何有效执行质量控制标准与操作规范可以说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比如说在材料进场检验环节,必须严格参照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像是对水泥标号的检测、瓷砖吸水率的测试这些具体项目,都要按照规范文件逐项核对,避免使用不达标的建材。而在施工过程中,工人是否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操作,比如说墙面抹灰的厚度控制、电路布线的套管保护这些细节处理,都会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当发现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使用不合格材料的情况,必须立即叫停并监督整改,像那种偷工减料的砌墙手法,或者用低标号钢筋替代设计要求的情况,都需要及时纠正。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场监管力度,比如说在防水层施工、隐蔽工程验收这些关键节点,监理人员必须对照施工图纸进行逐项检查,甚至需要拍照记录存档,通过这种全程跟踪的方式,才能保证每个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3.3 优化设计与施工衔接

在建筑装修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与施工这两个环节的配合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环节。 想要减少后期那些需要反复维修的质量问题,比如说墙面开裂或者管道漏水这些常见问题,首先得在设计方案审核阶段,应该组织设计方和施工队开个交底会。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图纸里那些比较复杂的施工要求,像水电管线排布方式或者特殊材料接缝处理这些细节,提前给施工人员讲清楚。 另外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如果发现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不上,比如说梁柱尺寸有偏差或者门窗开洞位置需要调整,这个时候应该马上联系设计人员到工地确认。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上的修改调整必须通过书面确认单来进行,避免出现施工队自己改方案结果导致后续责任不清的情况。 把设计和施工这两块工作衔接好,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有效控制那些因为理解偏差造成的返工问题,比如贴砖留缝不统一或者吊顶标高错误这些典型质量问题。

3.4 提高维修响应速度与质量

在保修服务实施过程中,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会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实际体验,这就需要先把维修服务流程理顺,也就是从接到报修到安排师傅上门这个链条得足够顺畅。首先要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不管白天晚上都能第一时间派单处理。维修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够硬,比如水管漏水和电路跳闸这种常见问题,必须能快速判断问题根源。碰到特别棘手的情况时,可能需要联系当初做设计的工程师或者施工队老师傅一起会诊解决。其次在人员培养方面,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非常关键。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这些方式,让维修工掌握最新的维修技巧。这里要注意建立维修档案制度,也就是每次处理完问题都要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和处置方法,这样既能避免相同问题反复出现,也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这种持续优化的服务模式,应该可以肉眼可见地降低投诉率,让业主真正感受到物业服务的专业度。

结束语

在保修期间,质量控制的实施需要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开发商、业主以及其他相关方的齐心协力。在建筑装修工程的保修阶段,质量控制成为确保工程质量、保护用户权益和提高企业信誉的核心环节。通过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执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以及维修响应速度等多个方面的持续努力,我们能够显著提高保修阶段的产品质量,减少纠纷发生,并提升业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郑发兵 . 现阶段工程保修的有关思考与建议 [J]. 商品与质量 ,2020(47):34.

[2] 宋鹏飞 . 工程项目竣工后质量保修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J]. 中国房地产业 ,2016(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