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对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
郭文娟
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01150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已成为新闻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具有即时性及互动性和碎片化等特点,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舆论形成的机制。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短视频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重塑,到短视频引发的舆论生态裂变,再到新闻专业主义价值的弱化和舆论引导结构的分散,都需要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适应新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新闻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舆论引导的演变格局
(一)传播形态的变革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以 '2024 年某地特大暴雨 ' 报道为例,短视频平台实现了从现场直击到专家解读、从民生关注到政策宣传的全方位传播。5G 网络及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闻生产和传播呈现出数字化及智能化特征。" 某地震灾害 " 报道中,短视频创作者通过AR 技术还原灾情现场,增强了信息传播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新闻媒体依靠专业记者采访及编辑的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某重大工程 " 建设报道中,除官方媒体外,工程参建者及当地居民等通过短视频分享一线实况,形成多维度叙事。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内容生产门槛的降低,使短视频成为公众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1]。在 " 某教育改革 " 讨论中,教师及学生以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通过短视频平台表达诉求,促进了政策完善。
二、新闻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舆论引导的失衡现象
(一)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弱化
(案例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gzMTEzMw= = &mid=2649790857&idx : = 1 &sn
16b60429c51ded89cbaea2c52b076d1&chksm=86891620cf54353a96228ca9c51a117fdbda5596d689d3ce6b6828f121a44b87edb823fdae5a&scene=27)
在短视频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内容生产的快速性和简单化导致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原则被忽视,事实核查和深度报道明显不足。2023年1月的"大学生生育意愿"报道就是典型案例:《北京商报》报道称
的大学生理想状态是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数据经短视频平台传播后迅速引发热议。然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指出,报道混淆了" 理想子女数" 和" 意愿子女数" 两个概念,是典型的 " 标题党 " 行为。该事件反映出,在追求传播效果的过程中,媒体选择性 " 过滤 " 信息,忽视了专业性和严谨性,导致公众对数据产生误解,甚至引发对媒体公信力的质疑。
流量至上的传播逻辑使新闻内容趋向娱乐化及戏剧化,严肃新闻价值被冲淡。非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伦理意识,新闻报道的专业标准和质量把控机制难以有效执行。这种情况造成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下降影响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传统新闻价值观念在短视频平台上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的边界日趋模糊。新闻从业者在短视频平台上更注重形式创新和流量获取,而对新闻本质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降低,这种趋势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二)舆论引导结构分散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格局,造成舆论引导结构的分散化,多元主体的参与使舆论场呈现碎片化状态,各类观点相互混杂真假信息难以辨别。算法推荐机制强化了信息茧房效应,不同群体之间的观点隔离和对立加剧。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统筹协调作用被弱化,难以形成有效的舆论引导合力[2]。这种分散化趋势不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社会共识的达成,舆论场的碎片化还导致议题讨论缺乏深度和持续性,公众注意力容易被新的热点转移,影响舆论引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各类自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虽然丰富了舆论场的声音但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使舆论场呈现出多元分散及难以整合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主流舆论的引导效果受到削弱,社会共识的形成面临更大挑战。
三、新闻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舆论引导的调适举措
(一)强化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引领
在短视频传播环境下重建新闻专业主义价值体系至关重要,建立健全短视频内容生产的专业标准强化事实核查和信息验证机制。加强短视频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鼓励优质新闻内容的深度制作平衡流量价值和新闻价值,构建短视频新闻内容的质量评估体系,引导平台加强内容审核把关,维护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在技术支撑下建立新闻真实性验证机制,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保证新闻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推动建立短视频新闻内容的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引导平台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鼓励专业新闻机构开展短视频新闻创新,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建立健全短视频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准入和评价机制,提高行业整体专业水平。
(二)优化舆论引导结构体系
着力构建适应短视频传播特点的舆论引导新格局,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资源,建立多层次的舆论引导网络。完善算法推荐机制,减少信息茧房效应促进不同观点的良性互动,强化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能力,发挥其在重大议题上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响应机制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和精准性,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支撑,实现舆论引导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构建多方协同的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及平台企业之间的协作 [3]。建立舆情研判和预警系统及时识别和应对舆论风险,推动建立跨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机制,提高舆论引导的整体效能。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算法机制的优化和规范,促进信息的多元化传播和理性讨论,推动形成良性的舆论生态环境。
结语
在新闻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对舆论引导产生了深远影响。从 '2024年某地特大暴雨 ' 及 ' 大学生生育意愿 ' 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短视频不仅改变了舆论生成机制,也对专业新闻生产和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只有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引领,优化舆论引导结构体系,加强内容审核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建立健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舆论引导机制,对于提升舆论引导效能及促进健康舆论生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同推进,以实现新闻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 宇 飞 . 浅 析 抖 音 短 视 频 的 舆 论 引 导 作 用 [J]. 采 写编 ,2024,(02):55-57.
2. 叶青 . 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3,(01):55-58.
3. 吕毓斌 . 短视频时代如何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J]. 采写编 ,2022,(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