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及防治举措探究
陶银
南京河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历经长期作业实践与经验总结,管道渗漏问题屡见不鲜,所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于诸多方面,如水资源浪费、土体流失、引发地面坍塌等。这就要求工程建设队伍在工程管理与项目优化过程中,还需持续关注这一问题,通过挖掘管道渗漏原因,从根源出发提出科学、系统的防治举措,以有效解决该排水管道渗漏问题,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顺利推进,真正实现可持续建设。本文聚焦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先后就其原因和防治举措提出几点看法及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管道渗漏;原因;防治举措
引言:近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使城市需水量、排水量相继增长。在这一巨大压力下,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及工程量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也愈发密集。不仅施工难度日益提高,工程后续维护、检修难度也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管道渗漏问题,不仅会干扰市民正常生活,还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破坏,给城市交通带来影响。然而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问题往往不可避免,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该问题,降低给排水管道渗漏概率,则需施工单位及工程建设队伍加强这方面管理重视,积极探寻有效防治举措,以增强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效果。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
(一)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质量是决定管道渗漏的直接因素,若管材质量不达标或存在老化等问题,则必然会引发管道渗漏。一般而言,管材质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管材本身存在缺陷,即采购或使用的管材不符合使用标准,管材在生产期间存在砂眼、裂缝等问题,在投入使用后,受内部水压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则会导致渗漏;二是管材运输和存储不当,即在运输期间未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导致管材受碰撞或挤压,从而产生裂纹,导致在使用时发生渗漏情况。同时,若管材存储不考虑管材性能随意存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材质量强度,如塑料管材若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则会加速老化;金属管材若存储于潮湿环境则易于生锈等。
(二)管道接口问题
管道连接处是管道渗漏频发位置,若管道接口存在问题,则会造成渗漏现象。较为常见的问题是管材直径不一致,管道座没有嵌入设置的固定位置,导致管材与橡胶圈出现严重挤压变形,此时接口连接严密性不足,从而引发渗漏问题[1]。此外,若接口密封材料质量不过关,因其性能不佳也会导致管道接口处渗漏。同时,管道接口施工工艺若不符合要求,如存在焊接缺陷或在安装承插式接口时未清理干净接口处,则会出现渗漏现象。
(三)基础不均匀沉降
地质条件与地基承载力直接挂钩,若将管道铺设在软土地基等地质条件不佳的区域,则会因其承载力不足发生沉降,导致管道变形、破裂,进而产生渗漏。不仅如此,不均匀沉降还会受周边建筑工程施工影响,如打桩、挖掘等作业,对土体产生扰动,此时也会引起管道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若没有采取支护和保护措施,则会因管道一侧下沉而造成管道损坏和渗漏。
(四)其他外部因素影响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影响管道渗漏的因素还涉及一些外部因素,如地下水位频繁变化,对埋设在地下水位下方的管道则会产生相应的浮力与渗透压力。若管道抗浮措施不足,则会因管道抬升造成接口处松动、管道破裂,从而引发管道渗漏。另外,温度变化对一些塑料管道和金属管道会产生热胀冷缩影响,若管道安装期间未设置伸缩装置或存在安装不合理的情况,管道则会因无法正常伸缩而造成管道损坏,从而引发管道渗漏。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防治举措
(一)全方位预防,降低管道渗漏风险
1.规划与设计阶段
规划与设计阶段对后期施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涉及多方面要素,包括施工图纸审核、施工组织以及管材质量把控等。首先,在施工图纸审核方面,应对照施工现场以及施工准备情况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评判,确保各要素内容与合同、设计图纸中的内容相一致。同时,鉴于给排水管道施工存在部分特殊地段,且这类地段在给排水管道顶进期间存在不明障碍物或隐蔽工程,因而需提前对图纸中存在的障碍物进行核查,确保管道路线规划设计的合理性[2]。为降低因管道接口处引发的管道渗漏问题,在图纸审批过程中,可采用平行铺设管线的方法,减少管道转角衔接点。
其次,在施工组织方面,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具体职责。项目经理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控施工,可通过建立三检制度加强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管理力度;资料员与质量员负责在防渗漏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检查,包括设备安装质量检查、管线铺设检查、安装效果检查等。
最后,在管材质量控制方面,应加强管材采购重视,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管材生产厂家。在采购期间,需查看各类管材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包括材质、规格、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检验报告。对管材进行现场抽检,可通过外观检查与物理性能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管材质量进行初步把控。同时,还需注意不可忽视管材的运输与存储环节。就运输方面而言,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与方式,采取绳索捆绑、铺垫软质材料等方式对管材进行固定与防护。对管材的存储方面,则需选择干燥、平整的场地,针对不同管材特征,采取相对应的质量防护处理,如塑料管材可通过搭建遮阳棚的方式避免阳光直射,对金属管材可通过涂防锈漆或使用油布包裹管材的方式,防止管材生锈。
此外,规划时还应考虑区域的发展速度并为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施工留下空间,防止因区域快速发展,出现设计年限内给排水管道超负荷运转或管道被道路、相邻管道施工破坏等恶劣情况[3]。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市政给排水工程预防管道渗漏的重要环节,应综合考虑管道渗漏各方面因素并针对性做好防渗漏管理操作,把控好各类施工要点,包括地基处理与防护、管道接口处理等。同时,还应注意做好应对外部因素的措施,即抗浮措施和温度补偿措施。其中,抗浮措施主要应对可能受浮力影响的管道,可通过抗浮设计,增加管道覆土重量、设置抗浮桩或锚杆等方式增强管道的抗浮能力。温度补偿措施则是从管道对温度变化的层面考虑,根据管道材质、区域气候条件等因素,在管道安装时合理设置伸缩装置,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装置的有效性。比如,针对长距离管道,可采取定点法进行伸缩节设置,结合管道管径、工作压力等参数合理选择伸缩节型号。
地基处理与防护作业方面,应注意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换填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开挖、换填处理,将软土替换为砂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或是采用桩基础,通过打桩增强地基承载力。具体在施工期间需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方案选择。比如,槽底位置的土壤存在被扰动或被水浸泡等问题,则可对松软土层进行处理,添加碎石等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增强地质的密实度,确保基槽底部承载力满足作业需求,防止因路基不密实而产生沉降。由于相邻工程可能也会对地基产生影响,因而在施工期间,还需与相关施工单位沟通协调,通过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减少对管道基础的干扰,如在管道两侧设置隔离桩等。
管道接口处理方面,一是要注重密封材料的合理选用,既要考虑密封材料的材质,也要结合管道材质与接口类型进行密封材料的选购。比如,在选择橡胶密封圈时,则需优先选择弹性好、耐老化且耐水性强的橡胶密封圈。二是需注意规范接口施工工艺。给排水管道接口施工工艺一般分为焊接、承插式接口两种,在焊接接口方面,应保障施工人员切实具备合格的焊接技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严格依据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在焊接前后应做好相应的预处理与检测工作,如对管道接口进行打磨与清理,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查焊接质量等。在承插式接口方面,其施工工艺则需重点关注接口的安装过程。安装前应清理接口处的杂物与污垢;插入管道时需依据规定的深度与角度进行操作;插入后及时检查接口的密封性,可通过涂抹密封胶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3.维护阶段
后期维护也是预防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注意定期检查管道的运行情况,可通过管道除锈、涂油等方式养护管道。另一方面,需针对已发现的管道渗漏问题,或是对存在裂缝、破损等的管道进行及时修复,必要时需更换管道。通常情况下,管道渗漏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局部修补与全断面修复。根据实际情况,局部修补方法有灌浆法、局部软衬法、补丁法等;全断面修复主要有内衬法、缠绕法、喷涂法等。
(二)系统化检测,加强管道渗漏防控
1.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
市政给排水管道检测技术主要有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和探地雷达技术。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属于无损检测技术范畴,主要是通过对管道内部进行录像以获取管道内部相关数据,从而对管道质量进行评估,为管道的维护与检修提供依据。该技术优点主要是检测迅速、过程安全且不损害管道。探地雷达技术主要是依托电磁波特征对地下介质结构进行推断,通常用于探测地下金属目标,具有高效、无损等优点。
2.做好管道渗漏测试
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测试,一般是对给排水流量测试以及管道渗漏量测试。给排水流量测试是检验管道施工质量验收的关键指标之一,主要是分析在供压相同的条件下,给排水管道内部每分钟的水流量。通常情况下,给排水管道内部每分钟的水流量越大,说明管道输送水的效力越高,即管道在投入使用后能承受的压力越大[4]。管道渗漏量测试主要是对防渗漏施工效果的检测,相同条件下,给排水管道的渗漏量较大,说明设计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未能在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
结束语:管道渗漏带来的影响范围较广,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不容小觑的施工要点。从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来看,通常与管材质量、管道接口、基础不均匀沉降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方面。为切实达到管道防渗漏目的,在防治举措上建议从预防、检测以及问题解决等角度出发,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予以全面控制。通过全方位预防,将管道渗漏控制在规划与设计、施工、维护各阶段,降低管道渗漏风险;通过系统化检测,合理应用各类管道渗漏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管道渗漏测试,加大管道渗漏防控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宇.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及防治举措研究[J].中华建设,2025,(01):126-128.
[2]沈寒峰,李鹏飞.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J].北方建筑,2023,8(03):55-59.
[3]李苏仲.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与防治[J].城镇供水,2024,(02):44-47.
[4]常拥.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