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优化
鄢卫卫
宁夏筑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构建与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现存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旨在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优化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一个完善且有效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质量控制体系应涵盖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同时,还应涉及参与施工的人员、施工设备、施工环境等方面,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被遗漏。
(二)科学性原则
体系的构建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在配合比设计中,要依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通过科学的试验和计算来确定;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中,要采用先进、准确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三)动态性原则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天气变化、原材料质量波动等。因此,质量控制体系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能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便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应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难以执行的情况。同时,要配备相应的资源,如人员、设备等,以保障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现存问题
(一)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企业和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控制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情况,如随意更改配合比、不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等,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原材料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一些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环节把控不严。采购人员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质量较差的原材料,或者在原材料进场检验时,检测不严格、不全面,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给混凝土施工质量带来隐患[2]。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1. 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部分施工单位在配合比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原材料的特性,只是简单地参考以往经验或者套用其他工程的配合比,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2.搅拌与运输问题: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能存在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和易性。在运输过程中,若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设备密封性不好或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离析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浇筑与振捣缺陷: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出现浇筑不连续、分层浇筑厚度过大等情况,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薄弱层面。振捣过程中,振捣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孔洞、蜂窝等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振捣过度则可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不规范
1. 检测方法不科学:一些工程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采用的检测方法不科学、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质量状况。例如,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抽样数量不足或者抽样方法不合理,导致检测结果不能代表整体混凝土的强度。
2.验收标准执行不严格:在混凝土工程验收时,部分验收人员对验收标准执行不严格,存在降低验收标准或者对一些质量问题视而不见的情况,使得一些不合格的混凝土工程通过验收,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五)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混凝土施工涉及到众多环节和技术,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操作和管理。然而,目前一些施工企业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混凝土施工的规范和要求不熟悉;一些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3]。
三、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质量控制意识
1. 加强对施工企业和人员的质量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他们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质量控制意识。
2.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每一个人员身上,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促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
(二)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1.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2.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检验,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每一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予以退场处理,严禁用于工程施工[4]。
(三)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 优化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原材料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指标之间的平衡,并结合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进行适当调整。
2.规范搅拌与运输作业: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搅拌工艺,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采用先进的搅拌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搅拌质量的稳定性。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时间延误。在运输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规范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
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根据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增加检测的抽样数量和检测频率,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5]。
(五)高人员专业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混凝土施工的规范和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
四、结论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强化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规范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以及提高人员专业素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为土木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瑞茂.高海拔地区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中国水泥,2025,(01):120-122.
[2]毛硕.地下车站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24):163-165+184.
[3]白光亚,侯镭,高祎国,等.高海拔地区特高压换流站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水上安全,2024,(23):190-192.
[4]许磊,刘宗岳,刘智慧.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技术研究[J].工程质量,2024,42(12):52-54.
[5]金晓东.城市轨道预制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4,9(2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