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实践研究
蔺燕飞
宁夏天地华泰采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当前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有效的安全管理实践措施,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效果,在为提升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高效进行。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实践措施
一、引言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矿采矿工程是获取煤炭资源的关键环节,但因其作业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透水、顶板坍塌等事故风险,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
二、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一)煤矿采矿工程特点
煤矿采矿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的显著特点。其作业环境通常处于地下深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包括煤层赋存状态、岩石特性、地下水分布等因素都对采矿作业产生影响。同时,采矿过程涉及多种机械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如掘进、采煤、运输等环节,各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煤矿采矿工程的核心工作。它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对采矿作业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约束,降低事故风险。同时,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因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赔偿、设备损坏维修、生产停滞等经济损失。而且,良好的安全管理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三、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煤矿企业管理层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投入存在侥幸心理,未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一些矿工自身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作业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如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冒险作业等,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内容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制度中对安全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各部门和人员相互推诿责任。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3]。
(三)技术设备落后
部分煤矿企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采矿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缓慢,一些老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防护装置失效等。同时,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和设备应用不足,无法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瓦斯浓度、顶板压力、水位变化等关键安全参数,难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煤矿采矿工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矿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也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这种人员素质状况导致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实践措施
(一)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对煤矿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将安全意识教育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安全意识强、遵守安全规定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罚,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4]。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对采矿作业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有章可循。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考核部门,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提升技术设备水平
加大对煤矿采矿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安全监测设备。例如,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采煤设备,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安装先进的瓦斯监测系统、顶板压力监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等,实时监测关键安全参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预警。
(四)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煤矿采矿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例如,对矿工进行采矿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学历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队伍,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5]。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南山煤矿是一座生产规模较大的煤矿,过去由于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事故发生率较高,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较大损失。为改变这一状况,该煤矿积极推行安全管理实践措施。
(二)实施过程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该煤矿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安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每月组织员工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同时,设立安全奖励基金,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细化了安全操作规程。成立了安全监督考核小组,每天对井下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对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提升技术设备水平:投入大量资金更新了采煤设备、通风设备和安全监测设备。引进了智能化采煤机组,实现了采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安装了先进的瓦斯实时监测系统和顶板压力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安全状况。
提高人员素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对在职员工每年进行至少两次的技能提升培训。同时,从外部引进了多名安全管理和采矿技术专业人才,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力量。
六、结论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虽面临诸多问题,但通过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技术设备水平以及提高人员素质等一系列实践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提升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煤矿采矿工程中,应持续关注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适应煤矿行业发展的新要求,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高效进行。同时,煤矿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顺明.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23):115-117.
[2]宋英锋.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24,36(11):199-202.
[3]梁辉,刘志文.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应用实践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4,51(02):103-104+110.
[4]石慧将.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析[J].矿业装备,2023,(01):107-109.
[5]焦原洁.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