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评价机制
刘燕 王永亮
1.2.津市市第一小学 常德津市 415400
摘要:农村地区本土资源丰富多彩,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和利用这些本土资源,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传统,还能促进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科学地评价这些活动的实施效果,确保它们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挖掘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的评价机制,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本土资源;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机制
引言: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丰富资源,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关涉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创建,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创建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可以客观的展现出活动效果,进一步为活动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利支持,助力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区域活动对幼儿评价要尽量全面,能够指导幼儿的行为、习惯
环境在幼儿成长期间十分关键,且这一点在心理学理论中得到了高度认同。皮亚杰强调,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达成心理全面发展,且该观点注重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主动性与互动性。蒙台梭利也持有相似的看法,她认为孩子从环境中吸收信息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了“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印象”的观点,强调了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环境不仅是教育资源,更是幼儿最好的启蒙老师[1]。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同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区域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孤僻、易怒等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幼儿的个别差异,并作出正确的引导。
以建构区为例,当孩子们在搭建房子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搭建的房子一次次倒塌而急得大哭,这时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走过去,了解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把三角形放在了房子的底部,导致上层搭建不牢稳。于是,可以以同伴的角色指导孩子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如使用正方形或长方形作为基础,并鼓励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或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同时,要告诉孩子,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实际上是对幼儿行为的一种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幼儿能够逐渐明白怎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为今后的活动指出正确的方向。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幼儿,教师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这样,家长和教师就可以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活动,促进幼儿活动态度和活动过程的改善[2]。
观察评价表是记录幼儿行为表现的另一种重要工具,这种表格可以反映某一特定时间内儿童在某项活动或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等。通过观察评价表,教师可以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某一具体知识、技能、能力及态度,从而确定幼儿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或进一步指导。为了更方便实用,观察评价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既可以是纸质表格,也可以是电子表格或手机应用程序等。区域活动设计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还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幼儿的个别差异,并作出正确的引导[3]。同时,通过观察评价表等记录工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水平,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明确区域评价目标,彰显评价科学性
区域活动评价目标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指导方向,还能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因此,基于《指南》和《纲要》的要求,结合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区域评价目标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评价幼儿的参与情况是评价的核心[4]。不仅要关注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还要看他们是否能够自主、主动地参与。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应成为评价的重点,这样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材料的使用情况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幼儿是否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感知和探索,是否能够利用这些材料完成作品,以及是否能够用同种材料玩出不同样式,都是需要关注的方面,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对材料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遵守常规的情况也是评价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个良好的常规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够在选定的区域内活动,是否能够在活动结束后主动收拾材料,以及是否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等。这样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他们的责任感。最后,完成作品的情况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需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完成作品,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同伴合作完成,以及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克服困难等。这样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挖掘区域评价内容,全面关注幼儿成长
组织评价活动期间,应清楚且细致的思考每个区域活动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由此才可以通过较为精准的评价来了解幼儿实际情况,进一步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依据。美工区域主要是培养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所以在评价期间,应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是否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是否能够大胆地展现物体的特征。这样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在美工区的具体表现,还能为教师提供指导方向,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美工创作能力;而建构区则是一个注重合作和创造力的区域,在评价时需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是否能够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及是否能够搭建出有创意的作品[5]。这样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建构区中的表现,同时也能为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活动时提供有力的支持。除了关注不同活动区的特点外,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评价时应更注重他们的参与情况和感受。而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随着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评价内容也应更加深入和具体,以引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此外,制定观察记录表也是评价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记录表,教师可以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观察记录表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重视幼儿教育的规律原则,充分发挥本土化园本教学的作用
在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匹配性原则,确保教育活动与幼儿的兴趣、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紧密相连[6]。例如,针对“丰收”这一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确保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匹配性。
体验实践性原则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至关重要。为了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创设开放性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这种实践性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社交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遵循适宜指导性原则。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适时、适度的引导,帮助幼儿实现自我探索和发现。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最后,发展评价性原则是一种非常先进和人性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它摒弃传统结果式评价的局限,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成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发现幼儿的潜能和特长,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不断取得进步。此外,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能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要。这种互动式的评价模式优化教育质量,也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理解[7]。可以说,发展评价性原则是一种更符合幼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评价方式,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幼儿长远且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挖掘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评价机制的探讨,深感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对于确保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本文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激发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这一评价机制,为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张永琴,白洁,刘海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J].学前教育研究,2024,(06):1-13.
[2]陈星宇,陈理宣.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策略[J].教育观察,2023,12(33):103-106.
[3]易朝红,曾云.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幼儿园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4):57-60+82.
[4]王志忠.例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特色区角活动的组织方法[J].科技资讯,2021,19(07):209-211.
[5]罗雪.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20,9(40):28-32.
[6]张琴秀,郑玉田.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下农村教师质量提升研究——以山西省芮城县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75-80.
[7]杨云秀.农村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以新津县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06):124-128.
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项目: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XJK19AJC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