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视角下英语学科元素在研学实践中的融合研究:中新生态城案例分析》

作者

刘岚申 张磊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30048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项目式学习视角下英语学科元素在研学实践中的融合路径与效果,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中新生态城”)的研学实践为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本文揭示了英语学科与研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英语学科;研学实践;中新生态城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实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与此同时,研学实践作为一种结合了学习和旅行的教育模式,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在英语学科中融入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新生态城作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国际化生态城市,其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也备受瞩目。本文将选取中新生态城的一次研学实践为例,分析英语学科元素在项目式学习中的融合应用。

二、理论基础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养的目的。

(二)研学实践

研学实践是一种结合教育和旅行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研学实践强调情境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育理念。

三、中新生态城研学实践中的英语学科元素融入路径

(一)研学前的英语准备:

英语资料搜集:引导学生搜集与研学点相关的英文资料,如中新生态城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英文介绍。

英语预习任务:布置与研学点相关的英语预习任务,如阅读英文文章、观看英文视频等,使学生在研学前对研学点有一定的英语认知。

(二)研学中的英语实践:

英语导览:在研学过程中,由具备英语导览能力的教师或学生担任导游,用英语介绍研学点的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英语交流:鼓励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与同伴、教师或当地人员进行英语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项目设计:结合研学点的特点,设计英语项目式学习任务,如用英语撰写研学报告、制作英语PPT等。

(三)研学后的英语总结与展示:

英语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成果展示,如英语演讲、英语海报展示等,以检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对研学过程中的英语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中新生态城研学实践中的英语学科元素融合案例——以中新生态城新城医院为例

(一)案例背景

本次研学实践的主题为“中新生态城医疗与健康探索”,旨在通过参观中新生态城新城医院这一现代化医疗设施,让学生了解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同时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二)项目设计

活动主题:医疗科普研学之旅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7日17:00—18:00

活动地点:天津大学新城医院

参加人员:

1.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8年11班18人

2.老师:带队老师2人

3.天津大学新城医院相关工作人员

活动流程

1.集合

参观团队到达医院门口后,工作人员将引导大家前往接待区域。

2.参观科室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团队将对门诊大厅、急诊科、医学影像中心进行参观,参观者可以观察到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环境、了解医疗设备。

3.医院的简介和特色

由健康体检中心满护士简要介绍医院的历史背景、规模和专业特色,以便参观者对医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专家讲座

邀请急诊科姚伟英主任为学生们讲解气道阻塞急救法和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5.活动结束

参观路线:

门诊大厅(集合)-急诊科-医学影像中心-高压氧中心-健康文化中心

(三)英语学科元素的融合应用

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通过用英语记录医疗设备的名称和功能、医生的诊疗过程等,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采访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通过汇报分享环节,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和表达能力。

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将英语学科与医疗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如医学术语、健康常识等,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表达。

(四)案例效果

通过本次研学实践,学生的医疗与健康意识和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不仅了解了中新生态城新城医院的先进医疗设施和服务流程,还通过实际采访和写作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新生态城研学实践中的英语学科元素融合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项目式学习视角下英语学科元素在研学实践中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结合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的优势,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二)建议

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合作:在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中,应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与合作,以更好地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加强师资培训与支持: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应加强师资培训与支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五、参考文献

[1]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J].中国德育, 2017(12):5.

[2]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et al.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 2019(5):4.

[3]武晶.语文课堂在路上——语文研学旅行的定位与设计[J].中国民族教育, 2018(1):3.

[4]张颖,马金龙.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学旅行融合路径探析——以"六盘山上重走长征路"研学旅行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5):5.

[5]梁美盈,周玉琴.基于具身学习视角的研学旅行设计研究——以"走读长江水,品悟三峡情"为例[J].地理教学,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