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构建精彩课堂

作者

张小莉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546400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推动了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多个良好发展机会。从新课标角度讲,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先进教育思想与课堂实践结合在一起,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育模式,应用新颖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趣味和生机,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构建精彩语文课堂的目标。本文从新课标角度出发,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提出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

前言

立足新课标这一背景,一名优秀、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特征,探寻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授课手段。同时,在具体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从更新自身理念出发,灵活调整角色,优化教学模式,提炼传统教学法的精髓,将其与新颖授课手段整合在一起,避免继续沿用存在弊端的传统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另外,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喜好、综合需求等,通过提升个人教学素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1 创新环境,激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环境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接受教育,培养学生新的思想[1]。因此,在具体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努力构建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学得自由、开心,从而激活、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表扬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由此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教师可以创新阅读、游戏环境,让学生能在全新的环境影响下快乐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比如,带领学生学习《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寻找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物品、图片等,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绘制一幅关于传统节日的画,又或者可以朗读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更多。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课文,学生将会拥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的创新意识也会得到良好培养。

2 启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造性劳动的主要动力就是创造性想象[2]。”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情境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场景,借助图片理解文章内容,以此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带领学生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习《坐井观天》时让学生想象:“青蛙听见小鸟说的话会想什么?”在学生展开想象后,引导学生仿写,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这样说过:“每一项科学都是巨大成就,都是从大胆想象出发的。”针对事物的未来展开大胆想象,这就是创新的基础和起点。从某种意义角度出发,科学历史中很多事物的过去与现在都表明:“只有不敢想,没有做不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未来事物展开大胆想象,将想象目标作为导向,鼓励学生合理化地应用知识,探寻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利用好“空白点”,引导学生“补充想象”,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

3 挖掘素材,鼓励学生创新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创新元素。而要想利用、发挥这些元素的价值和作用,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并且,主要蕴含创新因素的为语言、思维、德育、美育等[3]。

比如,带领学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重点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意识到“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选择合适方法补救,避免继续产生损失”,以此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模式。根据定式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方法的灵活性,最终补救“羊”。如果教师能挖掘出创新因素,将能通过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观点,还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增强。又如,教学《猴王出世》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挑选重点语句让学生思考,利用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能感受文字的魅力,找到文章的精彩之处。

4 创新情境,构建精彩课堂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化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探寻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通过创新情境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轻松环境。情境创设是通过不同方式激活学生心理反应的过程,并不是教学过程中产生,是由教师设计的。这样的方式能从不同角度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语文情感。

比如,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是万物的源泉,文章的创作是生活精华的提炼。创设生活情境需要教师将教材中描述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链接在一起,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强化学生体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写内容。此外,还可以创设实物情境,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客观事物。如,讲解汉字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让学生能将汉字学得更加扎实。又或者,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图像等方式重现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重现文章、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让场景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拥有深刻的感知。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件中加入配乐,强化渲染效果,为学生提供新的体验,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创新。

结论

综上所述,每一个行业的创新都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行为。在新时代的人民心中,教育这个行业都是非常珍贵且需要不断创新的,教育者永远值得尊重。语文学习伴随着每一个人终身,奠定良好基础对一生的事业具有深远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端正、严谨、科学的态度,保证创新后的教学模式更加完整、具体,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作为目标,满足学生的成长、学习需求,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良好品质、能力、人格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熊纪涛. 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创新趋势——以近五年新高考卷和全国卷为例[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01):78-81+86.

[2] 张彩红,李妍.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120-124.

[3] 唐溢.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职语文创新教学探索——评《高职语文素养》[J]. 中国高校科技,202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