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人语用障碍补偿策略及会话策略研究

作者

廖菲

武汉商学院

摘要: 阿尔兹海默症(AD)老年人不仅在语音、句法、词汇等层面出现损伤,其语用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损伤。面临语用障碍时,AD老年人会话中会出现补偿现象。本文将选取真实案例,尝试阐释AD老年人面临语用障碍时实施的补偿策略,并提出与AD老年人交际的会话策略。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老年人;语用障碍;补偿策略;会话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语用障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可促进语用障碍的临床诊断、干预和治疗[1]。学界对语用障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自我表达存在的障碍、对他人交际意图存在的理解障碍[2],以及会话语篇和语篇风格的使用障碍[3]。

目前,就语用障碍补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具体的策略描述、功能分析以及阐释机制上。具体策略包括重复、停顿、修正等[4];功能包括调整互动、推动会话、表达情感等[5];阐释机制上,研究者主要考察补偿现象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例如,周德宇和黄立鹤探讨了语用障碍多模态补偿的神经认知机制。

然而,目前从多模态角度去探讨语言各层级间的补偿机制以及基于符号学和感官系统的多模态补偿机制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多模态视角出发,以Perkins的语用“浮现”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AD老年人的语用障碍多模态补偿策略,并提出促进双方交际的会话策略。

二、语用“浮现”模型

本文所阐释的语用障碍补偿策略的理论基础为Perkins的语用“浮现”模型[6]。Perkins认为,语用是沟通交流的个体内部以及个体之间的认知、符号系统和感觉运动三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浮现结果。所以,语用能力并非一个单一的模块化现象,而是在各功能互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浮现的结果。当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系统受到损害,交际者就会出现意义编码或者解码的选择障碍,语用障碍随之浮现,而剩余的系统则会根据交际需要做出补偿性调整。

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语音、韵律、形态、句法、语义、语篇)和非语言(手势、眼神、表情、身姿等)。感觉包括听觉和视觉。从多模态视角出发,语用补偿可能发生在不同模态资源之间、语言内部的不同层面之间以及个体内部和人际层面。

接下来,本文将以Perkins的语用“浮现”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体与人际间补偿、语言层级间补偿、符号模态间补偿三大层面阐述AD老年人的语用障碍补偿策略。

三、多模态补偿策略

(一)个体与人际间补偿

个体与人际间补偿包含两个方面,即个体内部补偿和人际补偿。当语言的某个层级,如句法、语言等受损时,个体会调用其他语言形式,如韵律等,进行补偿,当言语系统受损时,个体又会使用手势、眼神等非言语形式进行补偿,从而完成交际。当个体补偿失败或者不足以完成补偿时,则会出现人际层面补偿,交际方会适应患者话语特征,采取提示等策略,帮助患者理解会话,促进交际活动的继续。

案例1

1  医护人员:你有没有儿子呀?

2  娄奶奶:在国外,没有来。((右手向上挥动))

3  医护人员:在哪个国家?

4  娄奶奶:嗯?

5  医护人员:在哪个国家?

6  娄奶奶:((头转向树锋爷爷))啥子?=

7  树锋爷爷:=(          )

8  娄奶奶:((转回头))澳大利亚。

9  医护人员:没来呀?=

10 娄奶奶:=((右手挥动))去了几十年了。

11 医护人员:去了几十年了呀。

12 娄奶奶:成家了,我也去过。他成家了,有孩子,从来不来的。

13 医护人员:你儿子现在应该有多大了?

14 娄奶奶:((转向树锋爷爷,望着树锋爷爷))孩子多大了?((头转回,看向医护人员))我们很久不去了,现在多大我们也不知道。((两手摊开,笑))

15 医护人员:会不会长成他这样。((指向旁边的娄奶奶儿子))

16 娄奶奶:((抬头指向旁边的儿子))这个不是,这是亲戚,不是儿子。

17 树锋爷爷:他叫什么名字?

18 娄奶奶:((手理衣领口))什么?

19 树锋爷爷:他叫什么名字?

20 娄奶奶:这和她没关系的。((面露不悦))

21 树锋爷爷:但和我们有关系,他就是惟清。

22 娄奶奶:啊?

23 树锋爷爷:他就是惟清呀。

24 娄奶奶:啊!他从澳大利亚来啦?

25 树锋爷爷:嗯嗯。

26 娄奶奶:((看向医护人员,右手摆动,左手理衣领口,微笑))我没搞清楚,这两天不舒服。他说这是自己孩子。((尴尬地笑))老了,年纪大了。

本案例选自于阿尔兹海默症纪录片《我只认识你》。树锋爷爷带着娄奶奶去医院做评估,儿子惟清随行。儿子刚从澳大利亚回来。

本案例涉及到了个体补偿和人际补偿。个体补偿出现在第6行、18行、20行和26行。当医护人员问儿子在哪个国家,娄奶奶没有理解其问题,产出话语“啥子?”,推进交际,当被问及儿子叫什么名字时,娄奶奶因记忆受损,不能识别站立旁边的男士就是自己的儿子,而且忘记该男士名字,通过疑问句推进话轮,同时手理衣领口,显示了其因忘却而产生的紧张。当树锋爷爷重复问题时,娄奶奶面露不悦,转移话题,说和医护人员没有关系。最后,当知道该男士是其儿子后,娄奶奶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再一次理衣领口,摆手,发出笑声,采用了话语修正的策略,并阐述了理由“老了”“不舒服”,澄清了障碍源,对其无法识别其儿子这一障碍进行了补偿,试图维护自己的面子。我们可以看出,娄奶奶也同时调用了笑声等韵律资源,摆手、理衣领等手势资源,看等视觉资源。

同时,本案例中存在明显的人际补偿,主要是言语模态,且主要是娄奶奶启动的人际补偿,体现在第14行、15行、17行、19行、23行。当医护人员问娄奶奶她儿子现在多大了,娄奶奶显然已经忘记了,她启动了人际补偿,转向树锋爷爷,望着他,并产出问题“孩子多大了”,但没有等树锋爷爷回答,娄奶奶就继续了自己的谈话。在15行,医护人员作为交际方,主动开启了人际补偿,采用动作资源,指向旁边的男士,说“会不会长这样”,以促发娄奶奶记忆,然而,该人际补偿最终失败,娄奶奶并没有回忆起儿子年龄。在17行,树锋爷爷发现娄奶奶把旁边的儿子认成亲戚后,又启动人际补偿,给与提示,问“他叫什么名字?”,在娄奶奶没有明白问题后,他重复了该问题,当娄奶奶侧面拒绝回答后,他直接说“他就是惟清”,最终娄奶奶才将儿子记起来。通过重复、提示等,交际方开启人际补偿,推进话语交际。

(二)语言层级间补偿

案例2

1  照护者:你老伴儿在哪里?你老伴儿叫啥子名字?

2  白爷爷:在家。

3  照护者:她在家做啥子嘛?

4  白爷爷:睡觉啦!

5  照护者:睡觉啊。

6  白爷爷:嗯。

7  照护者:你想不想喊她来看下你嘛?你想不想喊她来?

8  白爷爷:要想喊她来。

9  照护者:到底是我们回去接她来,还是她自己来哦?

10 白爷爷:(5.1s)((目光无神望着前方))

11 照护者:你喊她来做啥子嘛?问你,白爷爷。

12 白爷爷:来吃饭。

13 照护者:你煮得嬴吗?

14 白爷爷:嗯。

15 照护者:你煮了啥子嘛?

16 白爷爷:红稀饭,白稀饭。

本案例选自2022年ADC认知障碍大型公益宣传片《面对》。白爷爷因为阿尔兹海默病,认知功能受损,记忆力下降,语音产出能力受损,吐词含糊不清,但是其回答句法完整,听者可以明白其意思。照护者问老伴儿在哪里,在做什么,问要不要喊她来,给她做了什么饭,白爷爷的回答都包含了实词,如“睡觉”“红稀饭,白稀饭”,有的回答句法完整,有明显的谓语结构,如“要喊她来”“来吃饭”“在家”等,虽然用词较为简单,但是中心意义明显,弥补了其语音不清晰的缺陷,这体现了韵律、句法和词法层级间的补偿。

(三)符号模态间补偿

案例3

1  采访人:今年多大年纪了?

2  刘爷爷:七十三七十四。

3  采访人:那么你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4  刘爷爷:(2.8s)((眼睛转动,思考))运动员。((双手握拳抬起转动))

5  采访人:您是做什么运动的呢?

6  刘爷爷:(1.8s)开车。((双手握拳转动,然后双手上下做出爬坡下坡样))

7  采访人:开摩托车。

8  刘爷爷:比赛。

9  采访人:专门开摩托车比赛是吧?

10 刘爷爷:嗯嗯。

11 采访人:你喜欢这个工作吗?

12 刘爷爷:可以啊。

13 采访人:那你家里有几个孩子呢?

14 刘爷爷:两个。

15 采访人:两个是吧?是男孩还是女孩?

16 刘爷爷:两个男孩。

17 采访人:两个男孩子。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呢?

18 刘爷爷:(4.3s )((低头,手指在桌上写画))我叫刘玉星。

19 采访人:您大儿子叫什么名字?

20 刘爷爷:他们是两个人。((食指和中指竖起来,眼睛望着别处,然后低下头在桌上写画))两个字儿的。

21 采访人:两个字儿的。

22 刘爷爷:嗯,对。

23 采访人:那大儿子是叫刘什么?

24 刘爷爷:((左手摸喉咙,低头,眼睛看向桌子,然后摊手))记不得了。

本案例选自2022年ADC认知障碍大型公益宣传片《面对》。刘爷爷罹患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力下降。本案例中存在符号模态间补偿。刘爷爷通过手势、眼神等补偿记忆受损导致的语用障碍。

在第4行,当采访人问刘爷爷的工作时,刘爷爷眼睛转动,并停顿了2.8秒,表明自己在思考,为自己调取记忆获取了思考时间。回忆起自己职业后,为了弥补无法准确表达自己职业的语用障碍,刘爷爷调用了手势模态资源,双手握拳转动,在第6行,双手握拳做出爬坡下坡样子,用动作资源表明自己的职业是摩托车比赛运动员。可以看出,刘爷爷该次的动作补偿是成功的,采访人知晓了刘爷爷的职业,双方会话成功并继续。

在第18行、20行和24行,刘爷爷无法回忆起儿子名字,他低头在桌上写画,或者望着桌子思考,尝试调用动作资源补偿记忆缺陷,然而补偿失败,刘爷爷最终还是没有记起儿子的名字。

四、会话策略

AD患者话语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即“家庭或者医疗康复机构语境中AD患者的语言看护”[7]。我们有必要在研究AD老年人语用障碍补偿策略和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与他们沟通的会话策略,以提高沟通效率,舒缓AD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延缓病情发展。

首先,学会倾听和理解,给与AD老年人充分的尊重。AD老年人存在语用障碍,存在吐词不清,表达不清,反应缓慢,记忆力衰退等现象,我们要尝试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耐心倾听,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信心。

其次,多使用简单语言和鼓励性话语。AD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词汇、句法,多使用鼓励性话语,避免使用过多的开放性问题以及复杂语法的句式和语篇。

最后,使用多模态资源。从前文可以看出,动作、眼神等多模态资源有助于帮助患者调取记忆,补偿语用障碍。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使用肢体语言等非言语模态资源进行沟通,例如,指向具体事物、使用手势表情等,帮助AD老年人调取言语资源。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观察AD老年人使用的非言语资源,推进话语交际。

五、结语

本文基于Perkins的语用“浮现”模型,选取真实案例,探讨了AD老年人语用障碍补偿策略以及与AD老年人沟通的会话策略。总地来说,AD老年人语用障碍补偿策略包括三大方面,即个体与人际间补偿、语言层级间补偿和符号模态间补偿。在与AD老年人沟通时,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多使用简单语言,并适当使用多模态资源,以提高沟通成功几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项目“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语用障碍及补偿机制研究 ”(2023KY031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廖菲,女,土家族,湖北利川, 武汉商学院, 讲师,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语篇分析、语用学。

参考文献:

[1]冉永平,李欣芳.临床语用学视角下语用障碍的交叉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40(02):28-38.

[2]Cummings L. Pragmatic impairment[J].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speech disorders, 2021: 192-208.

[3] Stainton R. Pragmatic impairment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2011, 3(1): 85-97.

[4] Hamilton, H. E. Conversations with an Alzheimer’s Patient: An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 Stud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 周德宇,黄立鹤.语用障碍多模态补偿的功能与机制[J].现代外语,2023,46(01):15-28.

[6] Perkins, M. R. Pragmatic Impair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7] 郭亚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话语研究:从认知障碍到人际语用[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5):24-29.